1)第185章 再下两城_重生华夏科技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方宁这个问题,松本原一一点也没有意外,微笑着道:

  “我只能告诉您,消息并不是从您这边传出去的。”

  方宁感觉有点不太爽。

  目前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并不少,任何人都有泄露消息的可能性。

  唯一让他感到庆幸的是,这件事本身并没有太大保密的必要,前提是不传播到媒体那里。

  不过这也给方宁提了一个醒: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怪不得那些科技公司,在内部研发一个新项目时,往往会给它取一个代号,一方面容易与其他项目做区分,另一方面,一定就是出于保密的需要了。

  “那么,松本先生,今天和我见面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方总应该清楚,日丽才是RB最大的半导体供应商。”松本原一微笑着说道。

  方宁扬起嘴角,似笑非笑的追问,“这么说,日丽也研发出了英寸大容量微硬盘?”

  松本原一差点被方宁的话噎死。

  在微硬盘的研发上面,东之是走在所有公司最前列的,起码要超过第二梯队公司的三年。

  日丽正是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由于没有人对这种微硬盘的应用有更好的预期,所以在研发上面,并没有几家公司投入太多的精力。

  前世iPod版本的更新换代史,其实就是微硬盘产品的发展史。

  可以简单的说,就是iPod这一款产品,让微硬盘项目走进了更多科技公司的实验室,也让微硬盘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

  之所以说它短暂,并不是出于产品质量的问题,而是到2006年左右,闪存的容量一升再升,而价格却一降再降,闪存取代微硬盘,也就成了乔帮主们的必然选择。

  其他mp3厂商更是很早就把目光投向了闪存,于是很快,微硬盘便又失去了它的光彩。

  松本原一尴尬的笑笑道,“日丽目前还没有同样的产品,但我想这个时间用不了太久。”

  方宁点头,事实上他比松本原一还要清楚这个时间,2002年。

  由于东之签订了独家供货协议,因此市场上只有日丽一家供应微硬盘,产品供不应求。

  4G容量的在华夏就可以卖到2000元,6G的更是将近3000元。

  这个价格是第一个将微硬盘投放市场的东之售价的四至五倍!

  所以可以说,微硬盘虽然是东之最先投放市场。

  然后搭载了它的iPod一下子就点燃了消费者对这种大容量mp3的消费热情。

  于是引领了更多的mp3生产厂寻求这种大容量设备,从而催高了市场价格,反而让第二家供货的日丽摘了这颗桃子,获得了更高的利润。

  方宁很欣慰松本原一的坦诚,继续追问道:

  “那松本先生,计划怎样开启我们的合作?”

  松本原一笑了笑道,“投资入股!”

  方宁立即笑问道:“说说你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