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二十章 团龙日月图_大明春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不吭地站在一旁观望,他觉得朝中各衙署官吏、争的就是权力和好处,就算大多目不识丁的军户,何尝不是最在意好处?给将士们的抚恤落到实处,恐怕比说一万句慷慨激昂鼓舞士气的话都管用。

  将士们应该是非常感激皇室的,因为大明朝是小政府主义理念的制度,税赋收入主要用于军费和官饷。公共福利基本没有,连修路铺桥也不是官府承办,得那些想要名声的士绅筹措资金修建;教育也无法普及,蒙学主要靠私塾,各县的教谕官员,只负责已经有功名的士子,称之为县学,惠及的人非常少。

  底层军民没有福利的概念,朝廷忽然增加此项,显然对将士们来说相当于恩典与馈赠。

  朱高煦为了平衡各衙门的额外开支,许诺陆续裁撤皇宫一半宫女、离宫嫁人,减少进宫的宦官、秀女人数。

  但是这些妥协,并不能支撑他的革新想法;那么庞大的开支,显然不是节约出来的,需要开辟新的利润。

  乐工的丝竹管弦之声渐渐响起,孩儿们开始齐唱小曲。歌声在江畔潮|湿的风中飘扬开来:“梅香飘满驿路,鸿雁翱翔成行。春寒倚在亭中,眺望出征方向。回忆雨中初见,鸿雁送去娇|娘念想。勇士忠君保国,春寒倾心不忘……”

  这首小曲简单易唱,军中很多将士都学会了,没一会儿,数千水师官兵也跟着唱了起来。恢弘的歌声,仿佛已响彻京畿之地。

  而沉默的朱高煦看着此时的场面,观望着战舰上飘扬的团龙日月旗,他幻想的是:枪|炮与铁骑的轰鸣之下,勇猛的明军将士席卷四海的场面,团龙日月旗插遍万里山海……还有一船船的金银财宝运到这里来。

  水师官兵们在武将们的军令下,陆续开始登船了。侯显、周全以及一众文武走到朱高煦面前,纷纷跪伏在地,挥泪道别。

  朱高煦扶起他们,说道:“莫负朕望,待回程之时,朕当于奉天殿设宴,为尔等庆功。”

  侯显道:“奴婢等不惜肝脑涂地,必不负皇爷重托。”

  众人再次抱拳鞠躬,朱高煦挥了一下手。

  等大伙儿转身离开了,朱高煦便接过马缰,矫健地翻身上马。过了许久,江面上传来了一阵奇葩的呐喊:“汉王,才是俺们的王!”

  朱高煦回头看时,见一艘宝船上的宦官和官员,正在抱拳向这边行礼。

  永乐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海过一次,所以出海的水师官兵沿用了旧人,比较有经验;但那些海船官兵,在“伐罪之役”中实际投靠了废太子,战争结束之际他们才投降了朱高煦。所以刚才官员们谈抚恤的时候,只提到了对外战|争的有功将士,便是为了顾及水师将士们的心情;实际上“伐罪之役”阵亡的汉王军有功将士,得到了同等的抚恤,他们是朱高煦获得皇位的基础,必须要拉拢。

  这时水师官兵却喊出“伐罪之役”中汉王军的话,实在有点怪异。

  不过看起来,洪熙朝的降兵已经渐渐归心了。内|战始终只是内|战。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