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宫密闻录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是染花柳病而亡,却对外宣布亡于天花。博尔济吉特氏为保孙子一转眼又爬上了顾命大臣索尼的床,从而保住了康熙的皇位。康熙长大后在后宫又同其养母和老师,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苏麻喇姑之间更是不清不楚,其中还极力描写了苏麻喇姑此人,说她这人从不洗澡,全身骚臭根本无法掩饰,但康熙就是喜欢这股味道,还乐此不疲……。

  书中所写的这些东西一件件都是有板有眼,实在真假难辩,细节中更是写的是活灵活现,让人看后是当即膛目结舌,目瞪口呆。更因为许多内容写的千转百回,故事情节又高潮迭起,一时间此奇书是洛阳纸贵,争看者无数。

  与此同时,在城中也逐渐流行起以此书为话本的说书,那些说书人借着此书内容更是加以发挥,在茶馆、戏堂等各处,听书者更是屡屡不绝,尤其是当说书人绘形绘色讲到一些“紧要情节”的时候,听书人个个是脸色潮红,如醉如痴……。

  随着大明政府的暗中推动,此书迅速就以南京为中心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整个大明治下都知道了这本奇书,而且还有不少人托人买来收藏,一时间买不到的甚至借来亲手抄录,在民间此书的手抄本更是风行一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清廷治下也流传了过去,当然在清廷的反应很快,立即宣布此书为大逆不道的禁书,凡是拥有此书者必将严惩不怠。

  但是中国人有个习惯,凡是你越禁他就越是好奇,再加上此书的内容和情节令看过的人极难放弃,所以在清廷治下私下流传的手抄本不在少数,就连一些下级官员也带着批判的目光拜读过一二,至于是否收藏那就不得而知了。

  紧随着《清宫密闻录》之后,汪景祺又接连不断捣鼓出四五本类似的书来,分批投入,再加上暗中推波助澜,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随着这些东西的大量流传,人们对满清的看法又一次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如果说朱怡成在最初占领宁波的时候,他在世人面前仅仅只是一个侥幸的流寇,谁都不知道朱怡成在宁波能有几日威风,因为弄不要转眼之间就能被清廷给灭了。

  直到施世骠在宁波兵败,朱怡成以福建水师为基开始组建了强大的水师力量,然后又收拢宁波海商组建四海商行,从而拥有了些自保的资本后,世人对于朱怡成从流寇逐渐上升为一地军阀,而且渐渐开始有了些投机的人物投入朱怡成治下。

  紧接着,挥军拿下温州,又占据台湾,再向天下表明身份,以监国开始摄大明之政,这时候的朱怡成开始有了一批核心团队,同时也有心系前明的人主动来投靠,整个结构渐渐脱离了一般军阀的性质,开始向正规军和正式政府转变。

  直到拿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