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浇油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还待臣仔细琢磨,但无非是让其父子、君臣相互猜忌而已。其实从目前来看,清廷上下已有裂痕,我等只需找个切入点火上浇油即可。康熙此人自视甚高,又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他是绝对不会甘心如此的。”

  朱怡成点点头,对于汪景祺的看法他表示认同,这也是他特意把汪景祺给招来的原因。不过,对于具体如何做,朱怡成却有另外考虑,火上浇油固然好,但这油一旦浇的不当,说不定就把这把火给浇灭了。对此,朱怡成告诉汪景祺,此次行事和之前不同,他需要宣传部和锦衣卫私下配合,在满清,尤其是北京城内散布关于议政王制度的谣言。

  如果仅仅是康熙和八阿哥之间的争斗,这算不了什么。毕竟康熙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其权谋不是普通人可比的,何况清廷忠于康熙的人可不少,既然他之前废过一个太子,那么等此事逐渐淡去后,再找理由废掉另一个太子也是举手之劳。

  朱怡成需要的是满清上下彻底离心,使得康熙的皇权和满清祖制造成直接冲突,从而在其中获取利益。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从议政王制度入手,也就是挑起满清的八王议政,再加上新太子和康熙之间的矛盾,把这水搅的更浑。

  听完朱怡成的打算后,汪景祺是一脸佩服,连声称赞朱怡成深谋远虑,为臣所不及。

  “行了行了,这些拍马屁的话就不用多说了,此事就交由你去办,要仔细办,用心办!除朕和张冉外,其余人都不得告诉实情,只要把这事办好了,朕定重重有赏!”

  汪景祺想都没想一口答应,同时他如同一个即将要上战场的将军一般感觉到全身热血沸腾。一旦真的能挑起满清内乱,他汪景祺必能名扬四海。向来,汪景祺最为佩服的就是春秋战国时的那些谋士,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天下,既能兴一国,也能灭一地,而如今,他汪景祺就将效仿前贤,做此壮举。

  汪景祺的动作极快,原本对于满清制度颇有研究的他,再加上锦衣卫的协助,仅仅半个月不到就弄出了些成绩。很快,关于康熙年老昏庸,已无当年英明的传言在清廷控制区内逐渐流传,而同这些传言一起流传的还有当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所制定的议政王制度的解释,在传言中,当年的努尔哈赤之所以要推行议政王制度,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大汗(皇帝)的无能,用这种方式在皇帝无法履行职权,或者说无法带领后金(大清)走向胜利的情况下,能够有另一种替代来解决这个问题。

  满清入关已近百年,经过入关前的皇大极和入关后的顺治和康熙三朝,八旗的地位逐步下降,议政王制度也等于名存实亡。其他不说,仅仅是八旗各旗主,许多在旗的满人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的真正主子是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