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一章(102)东倭国是(五)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上千万两的官金就是两万万五千万两官银,按市价能折合制钱六万万缗朝上,以东元二十一年国库收入为准,当抵七十年的国库收入,这样的好事要是错过了,于国于民于己,都是大过大错大罪呀,旁的不说,单是一条史书上的记载“年月日奏议某人言语大谬”,就得臭上几百年……

  一番合计之后,人们都抱定一个心思,今天这个会议,能不说话那就坚决不开口。大家同样也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这种时候,身为宰相的张朴,应该以身作则率先表态,他定下基准,大家就好表态了一一反正错了的话,那也是张相先错的。

  但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张朴是肯定不会先说话的。奏议本来就是想让大家各抒己见的,他来就定个方向,那还谈得上议论吗?

  东元帝在等着大家说话,张朴身为宰相不方便说话,其他官员不愿意说话,而有话想说的商成,他作为建议人又不能主动说话,于是偏殿上顿时就冷清下来。

  夜已经很深了。远处传来三更的更鼓声。殿外传来细不可闻的沙沙声,应该是关防的禁军在列队巡逻。殿上燃着的几架大烛山上,儿臂粗的羊油大蜡火苗子一蹿几尺高,蜡烟突突升腾烛泪汩汩流淌;光华映射,把人影在铺地大青砖拖得又细又长……

  一片沉寂之中,忽然有人郎声说道:“臣启圣君:臣以为,东倭国之事当行。”

  刷地一下,从东元帝到张朴再到诸位文武大臣,所有人的目光齐整整地望向说话的人。

  说话的是工部尚书翟错。

  见是他率先出言,大家都不禁一笑心头了然。别的人或许不肯站出来替商成说话,但工部是非站出来不可。当初工部误信了商燕山的鬼话,投了大笔的钱粮去烧制玻璃。如今玻璃一事已经是骑虎难下之势,烧制不成的话,翟错、常秀还有工部的右侍郎,他们都得挪地方,好一点或许还能去做个观风使,差一点就得打点行李预备回乡修志,所以翟错他们现在是在背水一战,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顾,拼着老命朝火窑里砸钱,只想赶在吏部的去职公文下来之前把子虚乌有的玻璃烧出来。他们现在还在坚持砸钱打水飘的理由,就是商燕山亲眼见过玻璃,既然商燕山亲眼见过,那么玻璃就必然是真事,只是工部砸进火窑的钱还不够,所以没能烧制出玻璃。玻璃是真事,商燕山也从不妄语,所以东倭国的金山银山必然可以信实!只要朝廷相信金山银山真有其事,那么玻璃当然就不可能是假的,工部也就更有理由朝火窑里砸钱!

  对于翟错的心思,东元帝也是一清二楚,但翟错是在一片教人尴尬的冷清中挽回了他的脸面,他还是心有感激。他和颜悦色地问道:“翟卿以为,东倭国之事,当行?”

  “是。”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