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孔明_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的熏陶之后,又有了在一号时空朝局中的施政经验,在二号时空能够绽放出的,绝对不仅仅是真实历史上的那种光彩。

  ……

  “第一步,应该就是经济,我等在大明朝乡野间的根基不牢,若是想形成气候,让人不得不跟随我们的脚步,其实变革的根本力量就是在经济上!”

  李哲一回来,事情就开始走上正轨!一天后,郑芝龙终于见到了李华梅,包括李哲、诸葛亮,张辽和李琦等人齐聚商讨如今的泉州形势!在会议上,李哲一出口就抛出了酝酿已久的进一步的扩张方案!

  “呵呵!不错!其实现在大明朝的江南各地,士绅们个个腰缠万贯,他们才是主流,我们坐在皇城里的崇祯皇帝陛下!每天里的享受恐怕连江南的富家翁也有所不如啊!”

  新晋之秀诸葛亮拿着一份分析报告,一板一眼的读道:

  “根据简单的口头抽样调查的结果,大明朝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极大,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不得不施行变革的地步,最糟糕的是西北和东北地区,连年征战,天灾不断,瘟疫和粮食短缺造成了社会动荡,使得当地的社会秩序基本已经崩坏,全靠暴力机制才能勉强维持!

  中原地区的自然情况次之,但是由于流寇的连年横行,粮食短缺,情况也好不了多少,最糟糕的的是,由于明朝中央财政的收入,依然主要是放在了农税上,中原地区的税负最为严重,所以中原地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社会情况最好的是江南,由于商业发达,海贸通畅,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轻工业异常兴旺,造就了一大批的商户,也养活了大批的失地农民,从而使得江南地区的经济情况反而是近百年来几乎是最好的时期。

  但是要特别说明的是,江南地区的兴旺发达,创造的财富大部分并没有进入社会流通,反而是造就了大量的土地兼并,富裕起来的商户们没有科技革新改进生产力的动力,将大部分资产都转为了土地沉积了下来,这就使得社会整体在这种外贸大发展中获得的收益对整个社会生产力进步贡献很少!社会的流通不畅是最根本的经济问题!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依据我们手中的流通渠道,大幅度扩散技术革新,促进资本流通,用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冲击市场,调动沉积下来的民间资本形成新的消费力。

  这样几个循环下来,新商品的巨大利润,会自然而然变成社会变革的诱因,巨大的利益必然会促使沉积的资本流通进入商品生产领域,市场就会扩大,流通总量也会增加,这种市场趋势一旦形成,就可以不断的扩大,像滚雪球一样扩展民间的生产力,从而促进整体的市场经济发展!”

  诸葛亮的发言,用的是类似于现代的分析报告的语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