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氨_一个人的时空走私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计划中的重中之重,在1909年就被德国化学家哈伯提出,但是,始终是难以成熟。直到中国在和德国的秘密谈判中提及,已经有了成熟的工业制氨技术,可以考虑提供给急需的德国人民,一下子令德国的皇帝陛下和大臣们欣喜万分。

  为了这个,德国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不但是一口气承诺向中国提供钢铁、煤炭、化工、军事教育方面领域的全面支持,还一举签订了五年内向中国输出高达二十亿德国马克的贷款,用来购买德国的建设中国需要的机械物资和技术,还有附带的德国各方面企业对中国资本的投入,以及每年向中国派遣不少于两千人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支持的秘密协约。此时的德国人,开始认真对待这个来自东方的神秘古国,试图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更加强的盟友,能够在战略上对德国有更大的帮助。

  当然,这其中中国的回报,才是促使德国领导层下决心的重要因素,不单单是工业制氨技术,还包括造舰、钢铁冶金,以及中事交流在现代军事理论方面的创新,也让德国人刮目相看,只是,此时,处于传统的欧洲人自大情绪,德国人还不愿意重视而已。

  此时,慕容槐将这个涉及两国盟约的核心价值的东西成功带到了汉堡,自然是会引起德国高层的极度关注。受到汉堡市政府上层的热情款待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事实上,慕容槐的到来引起英国著名间谍的窥探,差点在汉堡出了事情,这才是德国高层感到愤怒的原因,英国人这次实在是太过分了,这让敏感而又高傲的威廉二世陛下感到尤其的难以接受。

  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宫廷里,大臣们已经接到了消息:

  “这可恶的英国人,哪里都有他们,到处和德国作对,没想到这次竟然敢在汉堡惹出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分了,我认为,皇帝陛下您,应该严重谴责他们。尤其是这一次,他们的间谍落在我们手里,想不承认也不可能。”

  “不!”霍尔维格首相阁下上前一步说道,

  “间谍这样的事情发生,谴责有什么用?现在,我们双方敌对的态势——仗都快打起来了,在间谍问题上的双方口角对大局无关紧要,反而有暴漏我们德国的国安情况较差的嫌疑。我认为,现在不是我们公开出面谴责的时候,只有弱者才会斤斤计较于口头上的便宜,而强者,靠的从来都是拳头!

  皇帝陛下!现在,我想我们应该做的是,更加重视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全面展开。这次英国这么急于破坏我们之间的合作,恰恰说明了我们这一步战略的正确性重要性。英国佬儿已经是坐不住了,为何不再接再厉,彻底的打乱英国人的全球部署呢?”

  威廉二世陛下此时对中国也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