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挑起理念之争,张贵让文官又分裂了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怎么解释?”

  “庶民百姓虽重,只是重其不为哀哀饿殍,不为刁民,而非真要置其于士之上。”

  “对于民,当如圣人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国舅爷还需要老夫给你细讲这圣人之道,方能懂这里面的道理吗?!”

  杨景辰问道。

  “不对!”

  张贵回答后,就道:“我怎么听有儒臣说过,圣人这句话是这么读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张贵说着就看向文震孟和陈子壮:“你们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榜眼,学问好,你们且说说,到底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说着,张贵又向商周祚拱手:“顺便请教一下岳翁。”

  陈子壮、文震孟和商周祚忽然意识到这圣人的话因为句读不同,的确会产生出很大的歧义。

  文震孟还喃喃念了起来:“也是!到底该怎么句读呢?”

  陈子壮道:“这还用多言?国舅爷的句读才是对的!”

  杨景辰则反对道:“不对!国舅爷的句读是错的!”

  “国舅爷的句读是对的,圣人绝无愚民而使百姓只为牛马之意?!”

  文震孟这时跟着表态道。

  “国舅爷这句读是错的!如礼不下庶人,不需要让百姓知道何为礼,只需让百姓听从读书人礼教就是!”

  龚鼎和回道。

  商周祚道:“这不对!礼不下庶人,是苛责百姓有完备的礼节,而不是说让他们不知道何为礼,让他们只听从读书人的使唤。小婿这句读没错。”

  “错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士者,劳心也;百姓者,劳力也。老百姓自当由士者治之!”

  跟着杨景辰一起来的一翰林官大声回答道。

  “礼不是士大夫奴役百姓之权!礼当起于敬而止于仁!所谓治人,也应当是施仁爱于民,方是圣人之意,而不是统御役使百姓如牛马之意!你们这是曲解了圣人之意!”

  陈子壮继续回驳了一句,且道:“所以国舅爷的句读才是对的,才是符合圣人之意的!”

  “错的!”

  杨景辰当即继续反驳道,且开始搜肠刮肚的想去引用一两句四书五经上的话来,来说服陈子壮,让他承认,圣人就是要让读书人比百姓更高等,读书人就是百姓的奴隶主,同时也是说服他自己,这样他就能依旧可以在接下来很安心的使用奴仆,役使百姓。

  但这时,同杨景辰等一起来的翰林侍读学士倪元璐在听陈子壮这么说后,也站了出来:“杨公,国舅爷的句读好像是对的,如少宗伯陈部堂刚才所言,圣人应该不是欲使百姓为奴的意思。”

  倪元璐说着就又自己想了想,随即又更加笃定地道:“嗯,我觉得国舅爷的句读是对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宋人的曲解,不是圣人愿意!”

  “没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