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无法恢复生产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利益只需要一小部分,便可以养活灾民!

  你反对回撤,必然是考虑到被水倾没良田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生产。

  回到家乡也无生计!”

  “不错,我问过家中的雇农,被大水淹没后的良田,少说一两年多则三四年都无法耕种。

  如果撞上了好运气,重新耕种之后亩产还会增加,可要是运气不好,良田直接化为废土,辛勤劳作几个月最后收获不到半石,如今朝堂修缮皇祖陵,根本无力修缮河渠,更没有去平整土地,现在让百姓的回家,无异于慢刀子杀人!”徐妙锦认真的说道。

  闻言,朱允熥,张定边纷纷看向身旁这位女子。

  要不是不想将气氛弄的尴尬,朱允熥真想当面夸一句,巾帼不让须眉!

  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出生与勋贵之家,拥有大格局这不难接受,难的是能如此接地气,并且将格局与接地气融合起来,这就更难得!

  而且她还愿意去学,去想,别说是女子了,男子之中又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这些?

  “许公子若是有心,不如听听吴王府对于此地的安排,到时候也好加入进来,帮助更多的百姓!”

  朱允熥笑道。

  不怕愿意学,就怕将无知当经典。

  “若是为了灾民,还请朱公子请教!”徐妙锦抱拳说道,不知为什么,徐妙锦总有一种奇异的感觉,那就是这位朱公子,总能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他要表达的东西虽然还没说,却已让人感到信服。

  之前有误会,还打了一场,算的上是“熟悉的陌生人”。

  今日一路跟过来,看着不似作伪一心为百姓思虑的朱公子,好感多少也有了一点,不然她徐妙锦焉有时间去听一商人废话?

  “在琼海有一种模式被称之为集群,所谓集群,就是将一个产业的所有环节系数打通,但这打通不属一家,而是份属多家,彼此之间为合作,通过有限的竞争方式参与到整个环节中。

  如今安置江北难民也是如此,吴王府寓意在此打造棉布集群,在这东江桥外划出一片土地上,从棉花运入,棉花洗涤,纺纱,织布,印染,仓储,六个环节进行全面布局,同时兴建住宅,将灾民中的妇孺收拾起来。

  体力者,运输搬运棉花。

  心细者,洗涤棉花。

  年轻者,走上纺纱机,织布机。

  有学习心的,学习印染。

  老弱者负责看守仓储,住宅。

  让所有人有所劳,有所得,有所养,最后等他们家中男丁从皇祖陵归来,到时候是否折返家乡则交给他们自己考虑。

  若是不归,集群继续负责他们生活所需,若是回归,水没之后的土地可以种植棉花,形成一个循环!”

  不是朱允熥喜欢将事情彻底揉碎了去说,实乃是后世诞生的名词,距离大明真的太过遥远,也不是那么好理解。

  “许公子,你感觉如何!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