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6章 乱七八糟的毛病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方则显得直白,将一切赤裸裸的展现出来,进入所谓的文明时代后,西方人懂得了包装自我,可在他们签署每一份对外条约内,字里行间无不是将利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细扣之下全都是利益!

  别说是生活在大明洪武年间的人,就算是后世的东方大国,民众也鲜少将利挂在口中。

  最多也就是私下交流……

  因利诱导,教导百姓,古来都是极为严厉的指责,帝王掀起这类话题,多数会被士族指为“失德”!

  好在老朱也习惯了朱允熥这一套行事风格,也清楚的知道利益的本质,因此才是当下的询问!

  “允熥觉得此事应该分开看待。

  万事都有两面性,利也是如此。

  善利,滋补民生,引导正面效果,秦时军功制,汉时马上封侯,唐时科举,宋时东门唱角,这些何尝不是在因利诱导?

  没有勋位,官位,更为美好的生活吊在百姓面前,历史上那些寒门出生的,赤贫出生的人物又如何登上朝堂这座舞台?

  恶利,蛊惑人心,动荡社会,产生负面效果,使人心懈怠,整日想着不劳而获,似是赌博之流!

  此法确实有因利诱导的嫌疑,但关键要看初衷与结果!

  结果能否让百姓得利,生活富庶,能否延缓女子生育年龄,能否培养出更健康的后代?

  若是可,允熥则认为该用,当然在具体行事上当含蓄,潜移默化,奏本后续的部分,允熥却是是犯了一些规矩!”

  朱允熥极为坦荡,同时也承认自己的不足,后续关于榜样设立这一块,的确显得有些赤果果。

  “恩!”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朱允熥所言确实有其道理。

  耻与谈利,不是不谈,而是怎么去谈!

  要是不谈,过去数朝如何吸引人才效力,高官厚爵的存在,那代表的可是更大的利益和诱惑!。

  “只是你可曾想过,如此多的妇女进入工坊做事,田地之间又该如何,家中关系当如何处理?”

  暂且放下利这一边,古代社会的基础还是粮食产量!

  没有人口可以修养,没有粮食,神州都有可能沉沦,根本还是粮食,没有粮食什么都不要提!

  “关于这点,允熥是怎么觉得。

  粮食不仅不能放手,还需鼓励百姓耕种,有能力耕种当耕种更多,从而确保粮食上的安全。

  棉布集群,下层劳动力主要针对是失地,受灾百姓,中层则针对南京城中商户之女,高层针对南京城内勋贵之女。

  受灾百姓本就没有土地,或者是土地短期内难以生产,与其归乡等待,不如留在南京做工,赚取口粮的同时赚取一些工钱,待到归乡之后,也不至于手中一无所有。

  如今之江北,水涝严重,河渠修缮没有一两年不足以完工,田亩没有三四年修复不足以重新耕种,强行耕种,恐劳累一年也是难以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