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9章 医疗需求_我在大明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想要的行动!”

  雨后的山林中,蓝开放下远望镜喃喃说道。

  “调去了海事,还要你负责工部的诸事,这段时间真的辛苦!”

  看着合上笔记本的温太安,朱允熥轻声说道。

  飓风影响的太多,琼海高层本身就缺的厉害,在新任工部侍郎无法全面负责工部行政事务的情况下,温太安这工部老管家只能重新顶上。

  “都是做事,没什么区别!”温太安笑道。

  “就按你说的来,营造要快,但营造也要稳!”

  为了安置所需安置的百姓,及保证第二批分房进行,最后一季的琼海境内将有大规模的人员调动。

  南渡河河堤暂缓,人员调入新城营造新房。

  港区内调离青壮接近一万,五千人进入新城辅修新城房屋,三千人南下三亚,两千人南下石碌。

  秋收结束,农垦军团调五千人进入新城,五千人进旧城,三千人去旧城北方,推翻旧城,平整土地。

  在不断的人力加持下,解放熟练工的繁琐工作,南渡河修缮河堤上扣下的水泥份额则注入新城。

  搞定这些是有望在年关来临之前,完成二十五个大型社区,十五个中型社区,以及附带配套设施的修建,甚至还能超额。

  毕竟规划中房屋层高不过三层,随着水泥预制板的采用下,劳动量的主体是土方挖掘与运离现场。

  解决掉这个吞噬劳动力的大头,后续的工作就不难!

  “大王放心,此次从南渡河调动都是熟练的人手,在水泥的运用上,丝毫不亚于负责城中修缮的青壮,而且修的是大家以后要住的房子,大伙的热情非常高!”温太安笑道。

  “恩!”

  这几年琼海实实在在的培养出一大批熟练工,河堤的修建丝毫不亚于房屋营造,只要保障好材料,三层高的楼房不说随随便便,至少一个大队花费一月半的时间是能搞定一栋。

  ……

  房子的问题解决,接下来就是时间。

  随着时间进入十月中旬,因飓风而打乱节奏逐渐恢复,各地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首先是丰收,飓风影响了秋收,不过因为基数在那里,加上百姓更为大胆的卖粮,第三季的粮食不仅没变少,反倒还增加了三千石,石碌,三亚的粮仓陆续被堆满。

  黎族两大自治区,甘蔗即将迎来收获,霜糖产粮有望突破六千石,满足自用的情况下,可对中原输入三千石,这部分五家已对此承销,等价换算的物资更是在十月上旬从中原各地调集后陆续送往琼海,届时新年各类物资都不会出现短缺,各地百姓都可以过个丰盛的新年。

  同时在两天前,工部第四事业群,石碌冶金群的核心,可月产三千吨的石碌冶金厂建成。

  随着这座冶金工厂的落成,代表过去零散,小规模的冶金模式成为过去,从而走向更为高效的冶金时代。

  蒸汽代表了工业时代的来临,钢产量则可衡量了一国的工业水平。

  琼海能先与蒸汽时代到来之前,完成流程化的炼钢体系建造,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要知道目前琼海石碌,海口两地,开足马力月产钢铁产量也不过二百三十吨,其中铁多钢少,很多水泥建筑内部还多以木竹为框架,这也是为什么小楼只修三层的原因。

  月产三千吨的石碌冶金厂一旦启动,三天的产量便可碾压过去一月。

  然后就是秦地百姓的迁入,三万多人,近两万青壮劳动力,伴随着秦地移民进入三亚,亚龙湾,石碌地区,将大大的加快三地的建设。

  ……

  。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