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事业起步_穿越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越初唐!

  封建社会男婚女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极端年代若无冰人做保,男女婚事甚至不具法律效率。

  石河子村倒没这么严格,毕竟还是初唐,百姓饱受战火洗礼,丁口正处于恢复期,离封建社会可以达到的顶峰还有不小差距。为使国家兴望,朝廷很是鼓励早婚早育,寡妇再嫁,婚仪上也较明清时宽松。

  所以,刘柱子与姜一娘之间的婚事,不过是经童娘子一提,双方都觉不错也就可以大摆宴席了。

  因是转过年来村里的头桩喜事,加上又都刚刚经历完天灾正是欣欣向荣之时,村里人能来凑热闹的几乎都来了。

  刘柱子就是一逃难来的光棍鰥夫,而姜家在村里也无亲无故,这村里人来的多了估计连粮食都不够用。好在大家也都知道这个难处,在开宴前就都送了礼物过来。

  家里过得去的就送点鸡蛋鸭蛋这样的荤腥,一般的就送点粟米菽豆这样的粮食,实在穷苦的也会带把菜蔬甚至允诺过来帮忙操办。总之,刘柱子与姜一娘的亲事是在六月底如期举行了。

  举行婚礼的时间各个地方均有不同,东北地区多是在中午举行,而据苟超所知(火车上侃大山了解的…)山东、福建的某些地方甚至半夜就要接新娘子,天亮就宴宾客。

  而在石河子乃至整个永宁县城,婚宴都是在黄昏时开始。

  还挺人性化的,吃完饭直接就入洞房了!

  ↑

  苟超如是想到…

  其实苟超的做饭水准也就一般,之前大家之所以觉得那么好吃,一半是因为他们不过是挣扎在社会最低层的下苦人,连顿饱饭都吃得少何况那些花样,一半是苟超肯用盐,用油,做的又是本朝没见过的吃食。

  可是婚宴——

  刘柱子那家底连苟超还不如,哪有些上得了台面的食材!

  为了收拾几桌过得去的席面,苟超不知揪掉了多少根头发。好在今天就是正日子,熬过去也就见亮了。

  “大郎,面和好了,还怎地做?”

  “婶子拿个物事把面团盖上醒会儿,也歇歇手吧。”

  话音刚落,又听另一边的妇人喊到:“大郎,这鳝鱼怎地收拾,要不要挤出肠子来?”

  苟超刚要过去指导,又被突然窜出的孩子们拦住,只听虎妞高声问到:“赵阿兄,看看这些虾子够也不够?”

  “阿兄,我也抓了好多!”

  “俺抓的也多!”

  “俺的更多!”

  ……

  苟超接过两小篓河虾,把孩子们挨个夸奖一番,才又艰难的走到处理鳝鱼的妇人身边,刚指导两句,就又听人问到:“大郎,韭菜鸡蛋都切好了,谁和馅啊?”

  “大郎,两只鸡都处理好啦,现在炖吗?”

  “大郎,山药刮完皮都放黑了,怎么办呦?”

  “大郎,河鲤俺都剁成糜啦,绝对是用刀背敲的,看看还做些什么啊?”

  “大郎……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