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途经偏县_大隋国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离这里还有多远?”

  “说不准。”

  蛤蟆坐在隔间边沿,悬着两条腿踢踏,看去回走过来的徒弟。

  “你又不会腾云驾雾,用缩地成寸少则五六天,多则十天半月。”

  那边,陆良生牵过老驴走回泥道,腰间颜色黯淡的黑纹葫芦跟着一摇一晃,步入前方竹林。翠绿青竹延绵,风吹来,竹叶纷飞,落在一人一驴身上。

  前行中,脚步忽然停了停,陆良生想起一些可能,又继续往前走,开口问道:

  “师父,你说岐山有你的洞府,有很多灵丹妙药,要是给我父母妹妹一些,能不能让他们踏入修行?”

  “不可能。”

  小隔间,蛤蟆道人架着小短腿,蛙蹼弹开飘来的一片竹叶。

  “不是人人都可踏入修行,这你也是知道的,不过让你父母妹妹延年益寿还是能办到,正好为师洞府内,也有不少。”

  声音停顿了一下。

  “唔……可能刚刚够三颗。”

  呃!

  陆良生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下意识的伸手去拿葫芦,才想起来,里面早就没酒水了。

  没酒还有点不习惯啊。

  “师父,赶路了,抓紧!”

  按蛤蟆道人描述的地理位置,过了前方山林,就是一条官道,正常来说往北之后便是朝宁州,距离岐山也就剩七八百里路程,一路穿行,时而也能看到山村乡镇,可一大段路之后,视线之间俱是荒山野岭。

  “师父,怕是走错路了。”

  “绝不会,想当初老夫,纵横三山五岳……”

  到的下午,西云露出昏黄,才上了一条官道,稍远能见道路两侧田野,陆良生牵着缰绳过去,正有农人走上田埂,扛起锄头。

  “这位老丈,打听一下路吗?”

  听到传来的话语,扛着锄头的农人,年过半百,回过头见是一个牵着毛驴,衣袍旧旧的书生站在路边。

  老农笑呵呵放下锄头,拄在脚边,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听公子口音该是南面陈朝人吧?”

  陆良生微愣,还是回道。

  “正是,在下南陈富水县人士,老丈如何听出的?”

  大多数农人一辈子安安分分,自小到大,很少出村、县一亩三分地,就算南来北往的行脚商也不会经常在一个村子逗留。

  “公子勿怪,我们这里除了一些北面商旅会经过,少有南边的人过来,今天倒是来了几个,也是问路的,所以才问起。”

  “原来如此。”

  陆良生与这老农客套了一两句,随后问起自己要去的地方。

  “朝宁州?岐山?”

  老农摇摇头,也不敢妄言。

  “没听过,不过前面不远就是顺原县,公子可以到那里去问问。”

  顺着老农指去的方向,陆良生拱手道谢,牵着路边啃食青草的老驴,快步离开,沿着官道差不多半柱香的功夫,远远看到了一座县城的轮廓。

  夕阳染红西云。

  夯土的城墙延绵的不算长,布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