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七章 国运衰落!落笔成诗!_大乾儒圣:从余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最后一个诗题出现。

  广场上传来一众学子的欢呼声。

  总算有一个简单一点的的诗题出现。

  ‘志’一字,顾名思义便是写志气、志向。

  读书人别的没有,就是有志气,更何况是一群没有经历过残酷官场的愣头青?

  志比天高!满怀壮志!壮志酬筹!踌躇满志!

  都是读书人的写照!

  “这次,我必定能敲响文钟!”

  “哈哈哈...我谁敢跟我李志豪比志气?”

  “我张天一,必定诗考夺魁!”

  “总算有个简单点的题目了,我差点以为我就要凉了...”

  “快快!快快作诗,敲响文钟.....”

  乾兴台中的学子们喧哗无比,兴奋盎然,题目一出现,纷纷找了桌子,开始作诗。

  这广场其中,摆放了几千张桌子,供学子写诗,但当这么多人扎堆在一块,作这最后一题,位置便有些显得不够了。

  很多学子索性直接趴在地上,书写诗句。

  不远处。

  乾兴台附近的一处阁楼之中,两名老者正在坐着品茶,他们的窗户正对着乾兴台这处,里面的动静都能看得分明。

  正是荀列子和刘高远两位大儒。

  “看来,礼部的人觉得出题太难,将最后一题改变了难度。”

  刘高远摇摇头,叹口气道:“大乾的诗坛的确有些落寞了,如今已经没有多少好的诗词出现,不像我们当年,才华横溢者横出,千古诗词频频呈现。”

  荀列子喝了口茶,淡淡道: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值盛世,当今圣上篡位夺权,寒了当年多少读书人的心,很多读书世家都藏于深山隐居,闭门不出,在家研究学问。诗坛落寞也不奇怪。”

  话毕,两人略显沉默。

  如今是大乾王朝永兴十六年。

  距离建难一役,已经过去了十六年。

  建难一役,不止是只死了一个孔方正,还有几名大儒,更有座下无数学子都被牵连。

  从那一年开始,许多读书人感叹世道不公,对新朝失去了希望,纷纷产生厌世的念头。

  也就是后来,永兴大帝古长空就位后,展现出了强于前朝皇帝的治理手段,让国家焕发了一些生机。

  先是对内,雷霆出击,铲除了地方势力,各种江湖门派连根拔起,就连天下第一道宗,天师道宗都被铲除,将豪强,门派的土地夺回,还地于民。

  对外御驾亲征北伐三次,令突厥帝国退却千里,夺回了不少国土。

  如此,不少读书人见并不是昏聩的皇帝后,文风才慢慢恢复。

  虽有这样的弥补,可建难一役后,已经是国运大损,不复当年之辉煌。

  因此,常年各地蝗灾、旱灾、水灾等灾祸频发。

  往年遇到灾祸,都是由儒者,读书人举办小型诗会。

  如果是旱灾,“祈雨文会”,配合文器,作诗词文章,引来才气,才气沟通天上掌管降雨的星辰,那么就会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