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崇祯四年的二十七个瞬间(七)_大穿越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诬陷了些通匪杀人之类的罪名,逐一抄家下狱打杀了。即使是某些不方便诬告的缙绅,自然也有化妆成山贼的文登营大兵过来举刀灭门,顺便笑纳了他们的家产、田地和佃户,进一步扩大属于文登营的屯堡体系根据地……遍地弥漫的血腥气息之下,宁海州的缙绅尽皆战栗——如果他们还没死的话,再也没人还有胆子跟文登营为难。

  这些沾着血腥的新得土地,文登的知县全都帮着陈新办了地契,他这几年从文登营拿了不少银子,对陈新这个人的脾性也多少有些了解,他现在是万万不敢和陈新对着干的。就算办这些地契的事情最后被发现,也不会被砍头,最多丢官回去当个富家翁,可如果不配合,他倒是有些担心自己会没命离开文登。

  然后,陈新和刘民有又在那些已经顺从的缙绅之中征集代理,一定程度地让利给他们,将缙绅中有力者纳入登州镇的商业利益体系中,把那些商业型缙绅分化出来,让他们对付地方宗族和土地型的缙绅。”

  如此软硬兼施之下,他们的屯堡体系终于碾碎了一切阻挡势力,在文登营的军旗下变得畅通无阻了。

  进入崇祯四年,陈新和刘民有两人搞出来的这套屯堡体系,在总结教训后发展得更加顺畅,尤其是在陈新陈大帅凭着今年夏天身弥岛大捷的功绩,从文登参将晋升为登莱总兵,而他的文登营也升级为登州军之后,不仅全取了文登一县,而且从文登到威海的数百里之地,几乎整个宁海州(现代的威海市外加烟台市的一小部分)尽皆成了登州镇的屯田,在登州也有了不少田土,此外甚至还在朝着西面的青州慢慢渗透。

  在竭尽了各种黑的白的和善的凶残的手段之后,陈新和刘民有终于有了足够的土地来安置人口。

  既然有了土地,那么劳动力当然也要跟上才行。幸好在悲催的明末,流民永远是不会少的——崇祯四年遍及北地的大旱同样影响到了山东,在山东各府都产生了更多逃荒的流民,传说中每个人都能吃饱饭的文登营,自然就成了他们逃荒的首选,每日往文登逃荒的人不绝于途。凡是能够熬过长途跋涉之苦、胜利抵达文登的人,自然是以青壮男女为主。于是,按分工主管民政的刘民有,就将难民打乱籍贯,编为军户,按壮丁数编为十丁一甲,五十丁一总,五百丁为一屯,编满一屯则设一堡,分地五千亩。这些人终于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对恩同再造的陈新陈大帅自然是感恩戴德,很多人家都竖起了陈新陈大帅的长生牌位。

  甚至就连文登县本地,也有很多民户转投陈大帅的军屯:他们发现自己一旦加入了文登营的屯堡体系之后,立刻就有了一座大靠山,非但缙绅不敢来盘剥,官府也管不到自己。入了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