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8章 、冲突世界:同室操戈_大穿越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狠上了一课,让他们体验到了足够的狼狈和屈辱,也把美利坚合众国的威严和大英帝国的余辉,统统都踩到了他们的木屐底下。

  作为一名美利坚合众国的职业军人,又身在对抗日本的第一线,史迪威当然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自从远征缅甸失败、狼狈逃亡印度之后,他的手里就没有了一兵一卒。虽然好不容易开辟了从空中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重新回到了中国重庆,可是接下来的日本海军大举进入印度洋,以及随之爆发的印度反英大起义,又让史迪威以印度为基地,训练中国士兵反攻缅甸的计划,彻底宣告了破产。

  ——作为一名从小就被教育要“恨英国佬”的典型美国人,史迪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印度人对英国殖民者的仇恨,但不得不说,这种仇恨爆发的时机真是太尴尬了,而引爆它的人也真是太糟糕了……

  在印度次大陆成为战场之后,驼峰航线很快就无货可运,彻底停摆。而这已经是战时中国跟外界的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失去了它,就窒息了中国的输血管,再也没有一发子弹,一滴汽油能够运到重庆……

  嗯,严格来说,还有一条连接北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但那跟史迪威这个美国中将无关。

  搞不到援助物资、失去了价值的史迪威,被蒋委员长一脚踢开,在重庆坐起了冷板凳。

  之后,随着日军将攻击重点转向南洋和澳洲,为此不断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步步后退,主动放弃大片内陆省份的占领区,蒋委员长轻易收复武汉等大片土地,对日作战的态度愈发消极。

  当麦克阿瑟在澳洲战场左支右绌、节节败退的时候,史迪威曾经依据罗斯福总统的来电,竭力敦促蒋委员长不要满足于接收日本人主动放弃的那部分地盘,而是应该配合其它战场,发起牵制性反攻:

  “……在整个亚洲战场万马齐喑的情况下,如果中国能够不失时机地勇敢反击,向退却中的日本侵略军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以便成功地牵制日军南下步伐,乃至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早日光复自己的首都——南京,必然能够给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如果是在之前,对待掌握美援物资分配大权的史迪威,蒋光头还是能够听得上几句话的。但是,在驼峰航线的美援物资断绝之后,势利眼的蒋委员长就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和光火,还有满满的牢骚:

  “……中国如何进行自己的反侵略战争,与他人何干?迄今为止,盟国在对日作战中一败涂地!所有的战场都在溃退,唯有我中华坚强挺立、收复了大片国土!盟国哪怕兑现了他的一点点诺言,给予我们一点点实际支持,或者配合我国作战哪怕一次,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