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3章 、关于世界大战的总结报告(上)_大穿越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相当程度的缓解。

  在此,委员会根据目前已获得的资料,对十年大战给人类文明世界造成的创伤和毁灭,作出了一个较为粗略的总结。而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数据,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和统计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一、欧洲

  跟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作为当今世界文明中心的欧洲大陆,也成为了随后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并且遭受了包括大规模核爆和持续性饥荒在内的,恐怖程度远远胜过一战的惨烈浩劫。当上述这一切宛如炼狱的灾难全部结束之后,欧洲文明的灯光纵然不能说是完全黯淡,至少也已经熄灭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作为昔日欧洲第一强国的英国本土(仅包括大不列颠岛上的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三地,被爱尔兰收回的北爱尔兰地区不算在内),是大战之中全欧洲承受了最多的核爆,被摧残得最严重的地区。虽然二战时期的不列颠空战,仅仅对这个国家造成了轻微的损失。但在接下来的三战之中,英国全境几乎所有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都在三战初期的核打击遭到毁灭。少数幸存下来的中小城市,在接下来的战争岁月里,因为不列颠农业连续三年几乎绝收,还有海外贸易停摆而导致的粮食供应危机,也相继在骚乱和动荡中被废弃。

  当持续十年的世界大战正式宣告落幕之后,整个大不列颠岛上,已经不再有能够被称之为“政府”的存在。根据红军侦察部队的报告和航空拍摄的照片分析,目前的大不列颠岛在相当程度上恢复到了蛮荒状态,已经找不到任何存留一万以上人口的聚居地,百分之九十八的耕地被抛荒,工矿业基本彻底毁灭。

  战前仅仅在本土就拥有四千六百万人口的英国,如今在大不列颠岛上只剩下了一百二十万到一百五十万的幸存者,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南部的沿海地区,依靠屡次被天灾打击、产量极不稳定的原始种植业和海洋渔业为生。而在英国的内陆,幸存者只能依靠狩猎、采集野生植物、畜牧业勉强度日,几乎成了野人。

  但是,冰岛火山喷发造成的全球异常低温气候,同样严重干扰了大西洋暖流的正常运转,导致在灾情最严重的四七年、四八年之中,北大西洋海域的渔业捕捞量,一下子骤减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使得英国渔民在这几年里的生活同样极为艰难,大规模饿死的情况时常出现,许多渔港和渔村在战后都变得空无一人。

  根据斯大林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目前的英国“已经不再具备资格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岛屿将会取代西伯利亚,成为苏维埃祖国安置各种罪犯和坏分子的流放地。中央目前已经启动第一个流放计划,准备从红军近年来作战的土耳其、阿富汗、伊朗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