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0章战争红利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大明官府借钱养兵,而且还昭告天下,估计也就李鸿飞想得出来。

  “李梦回你休要哐我,借钱哪有如此大张旗鼓的,私底下走个程序就可以了。”史可法竟然学会了变通。

  关键他不希望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为官一任,最在乎的还是百姓口碑。

  尤其是刚刚“兵变”没多久,而且大规模战争以及结束的情况下,国家反而没钱了,这让老百姓作何感想?

  “舆论方面,交由我负责,毕竟我也是大明官员。”李鸿飞大义凛然道。

  其实将官府借钱养兵昭告天下没什么不好的,虽然会揭露出朝廷目前财政困难,但却从另一方面,告诉老百姓一个利好消息:官府宁愿借钱,也不愿再过多盘剥底层的老百姓。

  只要舆论导向运作得当,那百姓对现任执政内阁的认可程度会更高。

  不管愿不愿意,李鸿飞已经将这些人强行拉上了一辆战车,第一任执政党受百姓爱戴的程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华夏的政治形态。

  “你小子给老朽交个底,究竟还憋着什么坏,不让我弄清楚其中缘由,这贷款的口子绝对不会开。”史可法打破砂锅问到底。

  对于一心“求稳”的大臣来说,这个所谓的“舆论炒作”根本不具备吸引力。

  财政部有钱,就玩大点,没钱就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即使不进行“舆论炒作”,经历过时间沉淀后,百姓最终还是会正确选择,根本犯不着为了快速聚拢民心,而实施这个冒险的“炒作”方式。

  “小子我怎么可能憋着坏呢?这是好事,一旦运作得当,只要官府不失去“信誉”,那大明今后基本不会出现,重大的财政危机了。”李鸿飞开始慢慢解释道

  原来此番李鸿飞不就是想让朝廷,表现出足够的“亲民”,更是想要让朝廷借此建立“借贷信用”。

  倘若朝廷能从这次与民间的“公开”借贷之中,保证足够的信誉,让民间资本认为借钱给朝廷“有利可图”,那么将来朝廷再次出现财政赤字时,即使没有华夏银行出手,朝廷向民间借贷,也会十分顺畅。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体现便在于货币的流通,然而除了沿海部分商人,大明境内大多数百姓的思想,还处于屯田聚财的阶段。

  大量钱币被埋在土里,藏在家里,又或者变成固定资产,市场经济如何振兴得起来。

  指望这些老百姓短时间内改变思想是不可能的,让货币流通的唯一办法,就是国家出手干预。

  老百姓不花钱,但埋在地里也不能钱生钱,如果将财富借给国家来运作,等到一定年限,就能收取本金与利息,那么只有官府信誉够好,相信老百姓绝对不会拒绝。

  “集资”,这个在后世常用的理财手段,如今这个时代不是没有,但基本都是“非法”的,官府以前没有在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