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八章司徒燕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中文!网..,

  ,为您。

  通过深入调查,李鸿飞已经意识到,上海县如今繁华的表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原本期待的中西合璧,文化交融,结果变成了东方文化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可不是什么好苗头

  一味地崇洋媚外不行,一味地墨守成规同样也不行,如今还只是上海县,还只是刚刚冒出苗头,若是长此以往下去,就算南明将来击败了满清,可那狂妄自大的心态,未必会比满清差多少,到时候也来一个闭关锁国,华夏照样要亡。

  想到这里,李鸿飞连夜赶工,整理出了一份关于上海县的发展规划书。

  规划书除了定下上海县今后的发展方向外,其中的主要内容,便是对部分西洋文化产业,进行有计划的引进与扶持。

  民间百姓没有主见,朝廷应该加以引导,李鸿飞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在上海打开一扇窗子,专门用于展示海外各国的风俗特色,让上海成为国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

  好在这个时代的明朝,还是比较开明的,朝廷之前一直致力于引进西洋的武器,如今引进西洋文化,只需依葫芦画瓢就行。

  随着李鸿飞的规划书发出来后,很快便形成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局面。

  那些货真价实的西洋人,为了迎合大明市场,整出了一系列变了味的东西。

  而上海县的官办企业,却开始想方设法,开办起了带有西洋特色的消费场所,并借此吸引了大批前来淘金的洋人,甚至还有部分,对外界新奇事物感兴趣的汉人,也被这些官办企业所吸引。

  老百姓都是盲从的,他们才不管什么文化特色,只要官府做的东西,那肯定都是好东西,毕竟李鸿飞在苏州的影响力,是无可替代的。

  于是乎,这些体验过不同滋味的老百姓们,也渐渐认同了西洋人的独特之处,甚至有些富有冒险精神的汉人,居然打算随着船队出海,去往西洋当地,好好了解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东西方文化融合,由此慢慢展开,当然了,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不过至少李鸿飞已经努力,敲开了大家心里的那道枷锁,让一部分人走出去,多见见世面,从而了解自己的不足

  在李鸿飞抵达上海县的第六天,也就是他给漕帮帮主司徒剑南,定下七日之期的倒数第二天,漕帮终于派人来到了客栈。

  为首之人是位中年(和谐)美·妇,她的一眸一笑,都是那么地摄人心魄,就算是李鸿飞,也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

  来到明朝快两年了,李鸿飞还是无法准确猜出一个人的具体年纪,只能凭借着装,大致进行归类。

  明朝的着装,包括发饰佩戴,都有明显的年龄区分,什么年纪的人,就是什么样的穿着打扮,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不像后世那般,五六十岁的女人,衣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