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9章李鸿飞入阁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中文!网..,

  前线北伐之战打得火热,后方的政治斗争也在悄悄酝酿着。

  李鸿飞这边,漕帮早已转型,并将重要的漕运业务,逐渐转交给朝廷,主力则悄然退往广东新安县。

  明朝洪武二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从此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

  之后明朝万历年间,又从广东省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县,即后世的香港。

  从明朝开始,香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便成为了海路货物转运的集散地,从浙江,福建等地前往南洋的商船,基本都会在此停留,补充淡水物资。

  加上其天然港口的优势,使得南洋各地,乃至于欧洲的远洋货船,都将香港作为了,进入华夏的第一站。

  李鸿飞让司徒燕在这里立足,一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如果在此次权力争夺中失势,他也有一个落脚之地。

  其二则是因为葡萄牙人。

  澳门半岛有记载的大量华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倾覆之际。

  当年几十万南宋军民从福建败退,乘船长驱到达澳门一带,有部分人便踏上了这片半岛汲取淡水、寻找食物,甚至有部分人,将这片荒凉地区,开辟成了藏身定居之所。

  澳门半岛上名为“永福古社”的沙梨头土地庙,便相传邕建于南宋末年。

  大约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门半岛上的望厦、濠镜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点了。

  也是从这以后,澳门开始稍有人烟,但由于地方小,耕地缺,物产少,立足生活繁衍后代并不容易,所以直至16世纪中叶,即明世宗嘉靖年间,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门的居住权后,澳门才开始逐渐繁荣起来。

  葡萄牙人在此居住,为的就是与明朝进行通商贸易,所以自从他们占据澳门后,便将此处经营成了广东省最大的海运物资中转站。

  当然,这与明朝的禁海措施不无关系。

  明朝实施禁海以来,香港这个最具优势的中转站,便逐渐走向没落,反而成全了相距并不远的澳门。

  李鸿飞派船队进驻香港,为的就是与葡萄牙人竞争海运市场。

  做海盗只是副业,司徒燕的主业还是运输,不过是从漕运,改成了海运。

  至于经营殖民地,则由郑芝龙负责,不过如今还时机还未到,先在香港站稳脚跟,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漕帮的船队,从南洋地区带回了大量香料与橡胶之后,财力与物力都充沛起来的苏州重工,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业发展计划。

  至少橡胶轮胎的出现,不仅方便了军队,同时也大大方便了苏州地区的老百姓。

  军队方面,橡胶轮胎应用到了炮架之上,木制轮轴换成了橡胶轮胎,不仅减轻了火炮重量,更是增加了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

  民用方面,由于工业发展的原因,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