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五章 有因必有果,报应?(3更)_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冯逍带着两个罗网人员重做随从,在大街上慢慢的走着。

  来来往往的人摄于他的风姿,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小姑娘,一个个都将目光偷偷的扫过来。

  但对于他贵族的身份有所顾忌,却没有一个人上来打搅他。

  为什么说大家都知道他是贵族呢?

  因为现在整个九原城内的人,都在积极地为守城之战准备着。

  能够像他这样闲地到处溜达的,除了高阶的贵族,就再没有任何人了。

  而对于九原城的普通百姓,冯逍也感到非常有兴趣。

  要知道,九原郡在秦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

  从九原城建立之初,普通人本身就没有多少。

  大多数都是军属的家眷。

  因为在最早的时候,为了对抗北方的匈奴,除了修建秦国境内的长城之外,迁居人口也是重中之重。

  因为长期受到匈奴的骚扰。

  但凡是北方边境的城市,总是渺无人迹。

  而长期对抗匈奴,大多数的士兵都会在九原服役十多年。

  如果仅仅是凭借士兵地话,不利于战力的提升。

  所以在筑城防守的时候,秦国就最先考虑迁移士兵的眷属。

  既能稳定军心,又能提高士兵对抗的决心。

  毕竟,身后如果守护的是自己的父母妻儿的话,那可是绝对会拼命的。

  而就是根据这种策略,当时还没有统一六国的秦国,给百姓分发土地,引导士兵眷属迁移。

  最终形成了规模颇大的九原郡。

  所以,严格意义地讲,九原城更像是一个军镇。

  因为在这里所生活的百姓,大部分都和军人有关。

  不是军人的眷属,要么自己就是退役的士兵。

  也正是生活在如此的氛围下,所有的九原城居民,或多或少地都会一些军事上的技能。

  像是帮助军队熬开水,搬运箭矢、刀兵之类的辅助活动。

  对于九原城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过于轻松。

  甚至一旦和匈奴开打之后,如果城墙上守护的力量出现了薄弱的情况。

  向着城里的方向喊上一声,就会有无数的青壮,迅速冲上城墙,补上秦兵出现的空缺。

  可以说,九原郡就是全民皆兵的存在。

  而且这种形势其实和蒙恬无关,是秦国没有一统之前,就形成现象。

  秦人残暴好战,绝对不是说说的。

  而且因为军功制,九原郡相当于一个有着无限刷功劳的副本,常年处于和匈奴接壤的第一线。

  和国内其他地方相比,有着更多的立功机会。

  所以,多年以来,九原城虽然一直处于战争得了笼罩之下,但城内的军民却没有什么不安的情绪。

  更多的是一种习惯的麻木。

  看着街道旁忙碌的平民百姓,冯逍看到得不是大战来临的激动和热血。

  看到的也不是死亡笼罩的恐惧和退缩。

  而是一种司空见怪,日复一日的麻木。

  一些背负箭矢往城墙方向走的劳力。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