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偶遇_开元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繁华,但经历过更加繁华的大都市的王维,对比起来便还是觉得有些失望,坊市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虽说这在此时正符合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唐代长安城整齐划一的坊市结构,是唐帝国皇权至上、子民臣服、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的体现。统治者既能借助封闭的坊墙规范各阶层家庭的活动,限制可能发生的sāo乱,维护京城治安,又可以保证户籍、赋税、徭役制度的实施。

  王维便忍不住想,若是自己以后外放当个地方官的话,一定建立一个符合自己心中想法的市场,而不是依据这并不ziyou的坊市制度。

  西市的街上人很多,作为长安最大的平民市场,有这样多的人也很正常,与东市那种扔一块石头都能砸到一个勋贵的情况不同,西市中的富商更多,但他们的政治地位却不高,只能算作“平民”阶层,所以长安城往往是“东贵西富”。

  崔璎珞倒是十分开心,仿佛像是挣脱出牢笼的小鸟,尽情的享受ziyou的味道,好好的体验了一把“庶民”的生活,她逛了好多店铺,其中大多数都是贩卖一些jing致的小玩意,却并没有买多少。

  用优越一点的话说,崔璎珞逛西市逛的是一种感觉,身为天之娇女下基层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她根本就不缺少任何物质享受,她想要什么,总会有人替她准备好,根本就无需她亲自出来购买。

  所以那种崔璎珞明明是个名门贵女,还放下架子跟商人讨价还价的情况根本不会发生,虽然她挺明白金钱的价值,对数字很敏感,所以在cāo持家计时,能够处理的非常完美,让她的母亲都自愧弗如,但所谓“价值”的金钱在她的眼中真的只是一个数字,她只要知道一点就好了,让家里的收入越来越大,支出越来越小,这就足够了。

  两人逛过繁华的市井,又来到了西市西北角著名的“放生池”,又称“海池”,是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太平公主派僧人法成引城中永安渠水注成,为放生积福之地,距今(717)已有十多年了。

  “放生”,乃佛教用语。《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云有“十种业”,其六即为“放生命”;《大悲经》卷第四“当来之世有诸众生。我于往昔所成熟者。以恶业故放生于地狱畜生饿鬼”。

  信仰佛教的唐人,买来被捉的鱼、龟等水生动物,放养在这里,以此积善祈福。传说,凿放生池时,曾挖出一块古石,上面刻着:“百年为市,而后为池”。人们屈指算来,从隋大兴城在这里修建“利人市”,到太平公主开凿放生池,正好一百余年。

  不过即使是这座充满庄严意味的放生池,也成了长安市民欢乐的源泉。放生池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