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一章:大喜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已是大恩大德,现在还提倡什么多设关卡,这并不是朝廷当务之急要做的事。”

  房玄龄的一番话,可谓入情入理!

  当然,不可否认,他是有报复心的。

  真以为他房玄龄是吃素的吗?

  他平日虽然是老好人,可是他对于部曲逃亡,其实观感并不太糟糕,一方面是房家已经开始将财富的重心转移到了经营,而非是耕种上。另一方面,这群混账家伙居然打了他的儿子!

  他家房遗爱还只是个孩子啊,你们居然敢下这么重的手,这群猪狗不如的东西!

  戴胄乃民部尚书,本以为自己提出这个来,也不算是错。

  可哪里晓得房公竟亲自站出来,表面上是说治表还是治里的问题,实则却是狠狠对着他的脸一阵狂扇。

  戴胄顿时心里警惕,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在这个时候说这些话不合时宜。房公乃是中书令,当朝宰相,现在房公出来表了这个态,他若是再坚持,只怕以后难免要背黑锅、穿小鞋了,于是便不再言语。

  李世民听罢,也笑了。

  房玄龄的一番话,还真是正合了他的心意,于是不由道:“此乃谋国之言耳,房卿之言,说中了问题的根本。朝廷岂可称为世族的私器,专用来给他们追索逃奴?这大漠艰苦,本就不是善地,可现在不少的部曲宁可逃亡大漠,也不愿为世族所用,可见平日某些世族,对于部曲苛刻至了何等的地步,才令他们纷纷前往苦寒之地!朕以为,他们应当好好三省吾身,不要总是怨天尤人。”

  长孙无忌连声在旁说是。

  戴胄已是无话可说了。

  这殿中,最尴尬的恰是那虞世南和豆卢宽了。

  房玄龄出了面,现在反而那大儒吴有静成了过街老鼠一般,这就有点令人尴尬了。

  豆卢宽此时心里不免暗怪吴有静这家伙居然跟他牵涉上了关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的面子抹不开,便忍不住道:“只是,若是大家都逃亡去了大漠,关中耕地的人势必少了,而大漠之中又无产出,长此以往,臣恐粮食减产,影响国计民生啊。”

  这倒是一个巨大而不可忽视的问题。

  部曲的事,朝廷若是不管,世族这么多土地,缺少了人力,就只怕种不出太多的粮来了。就算关中土地肥沃,减少这一点产量,不会缺粮。可大漠里那么多人,不还是得靠关中调粮吗?

  难道朝廷能对大漠中的人不闻不问?一旦大漠灾荒,那可就糟了。

  李世民和房玄龄听罢,也都阴沉下脸来。

  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陛下……其实臣也有事要奏。”陈正泰咳嗽一声道。

  终于,听完了大伙们的一番对话,在大伙们的一片忧愁中,陈正泰找到了说话的机会!

  于是君臣们纷纷看向了陈正泰。

  陈正泰便道:“臣在昨日,刚刚接到了臣弟陈正德送来的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