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章 捷报入朝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徐良心里也早已有了一个中意的人选,只是摸不准合不合皇帝的意。

  现在听赵谌问起,他几乎想要说出来,但最终还是忍了忍,道:“臣等处理军政,难免无心他顾,不如陛下慧眼独具。”

  赵谌听闻此言。轻笑道:“倒也有个人选,就是不知二卿以为如何?”

  “谁?”两个宰相同声问道。

  “礼部侍郎李若冰。”赵谌道。李若冰,就是当年跟金使张通古谈判的大宋代表李若水,他原名李若冰,太上皇赵桓在位时,改为若水,现在,又被赵谌改了回来。

  能代表国家谈判的官员,必定是坚持原则,眼睛里不揉沙子的角色。徐良听皇帝推荐他,心中有些吃惊,但嘴上还是道:“李若冰有气节,宁折不弯,当能胜任。”

  赵谌又问赵鼎,也没意见。遂暂定下来。又说一阵,皇帝问道:“徐卿。你入朝已不算短,可有合适的人选?”

  徐六沉默片刻,正色道:“臣也有个人选,只是”,“只是什么?”赵谌追问道。

  “此人作过台谏长官,士林中有佳名”也作过参知政事,理政颇有建树。但已下放地方上多年。不知合不合适。”徐六隐晦地说道。

  赵谌露出疑惑之色:“有这人?作过台谏长官,还作过参知政事?朕怎么……”语至此处,他突然想起一个人。

  “徐卿说的,可是秦桧?”赵谌问道。

  “正是。”徐良答道。秦桧,步入仕途以后,也还算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作了御史中丞以后。便踏入高级官员的行例。更因为受到故清河郡王徐绍的赏识,而进入宰执之列”官拜参知政事。坦白地说,在徐绍推行新政的过程中,秦桧鞍前马后,走出了大力的。在朝中,在士林,名声都还不错。

  但因为徐绍坚持不跟金人议和,更因为他集权一身,上头遂罢去秦桧的参知政事,以此迫使徐绍。离开中枢以后,秦桧先是作为“西京留守兼判河南府”。在洛阳呆着,主持重修皇陵一事。

  在他离开行在时,徐绍曾经对他说过”你去河南呆几年,皇陵修好以后。自然就有机会回来了。哪知,在他完成使命,满心期待重回中枢,结果朝廷又将他调往别处作地方官。

  回〖中〗央的日子,遥遥无期。

  秦桧有能力,也主战,赵谌为什么不愿用他?只因徐绍在相位时,集政权军权于一身,莫说首相朱胜非有被架空之虞,就连皇帝也没什么事情可作。而秦桧正是徐绍的得力助手,赵谌当然不愿意再现这一幕,所以将秦桧投闲置散这么些年。

  现在徐良重提旧事,不能不让赵谌多想l些。遂问道:“徐卿何以举荐秦桧?”

  “回陛下,秦桧首先在中枢的历练足够。他作过职方员外郎,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理政很有一套。其次他亦才在地方上任职的经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