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五章 台面下的事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防备着总是好的。娘娘殚jīng竭虑,也是为官家考虑。”

  “你们都说防备,防备,可怎么个防备法?难不成朕一道诏书,罢了徐良相位不成?到时候,你去作宰相?”赵谨问道。

  也不知是被问住了还是怎地,沈择一时之间无言以对,道是刘皇后抢道“莫非舍了他徐良,这大宋天下还没人作得宰相?”

  赵谨不胜其烦,站起身来就想回自己寝宫去。说心里话,他自己并不想借这机会对徐良怎么样。如他从前所说,徐良一来是拥立他登基的大臣,二来又功在社稷,至少他现在没觉着徐良有什么不对劲。只不过老婆一再地劝,而防人之心却确实不可无,因此便拖着不下诏夺情。可现在明显拖不下去了,你能怎么办?

  就在此时,沈择忽然道“官家,今日朝会上,小人发现有一人未对此事态度暧昧。而他,是绝对不该如此的。”

  没等皇帝过问,刘皇后已经抢道“是谁?”

  “参知政事,秦桧。”沈择答道。

  赵谨眉头一皱“秦桧?他后来不是也出来附议么?”

  “回官家,附议是有的,但秦参政并没有本子递上来,这在宰执大臣中,是独一个。”沈择道。

  听他这么说,赵谨倒想起来了,这几日,政枢二府的主要官员都有本子呈上,要求夺情,好像就只秦桧一人没有上书。只是,这又能说明什么?

  刘氏却好似捡到宝贝一眼,两眼放光,脸上也有了笑容,上前搀着皇帝的手,拖他坐了回去,轻声道“官家,可曾记得当日徐良秦桧来呈送淮南宣抚司奏本时的事情?”

  “皇后是说,当日徐良坚持反对和谈,而秦桧认为可以的事?”赵谨问道。

  “正是此事”刘氏挨着丈夫坐下,语速极快道。“据说,一直以来,秦桧和徐良都是同声共气,但在此事上,却有分歧。”

  赵谨细想一阵,拿不定主意,转向沈择道“你也这么认为?”

  “回官家,不但有分歧,秦参政此次不上奏,恐怕是有深意在的。”沈择答道。

  刘皇后见皇帝沉默不语,不失时机劝道“官家何不召秦桧来,问问他对此事的意见?”

  赵谨琢磨片刻,道“这方才下朝,此时召他来不合适。”

  “无妨,官家,下午他总得到勤政堂,到时官家再问他不迟。”沈择道。此人原本是先帝赵谌的亲信。肃宗赵谌,是个锐意进取,大有抱负的有为之君,他唯一被人诟病的,就是信任宦官,沈择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因此赵谌一驾崩,他就失了势。

  可这厮是个极有心计的人,蛰伏在宫中,伺机再起。他有个同乡,就在新帝赵谨跟前当差,通过这个关系,才有了当日赵谨到勤政堂缅怀先兄时,“正好”撞见沈择。也正因为这一次见面,他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赵谨对沈择十分倚重,而沈择又见皇帝十分宠爱皇后,因此极力讨好巴结刘氏,把刘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这么地,皇帝皇后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到了如今可以讨论军国大事的地步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