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士,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_大反派也有春天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信号》首席女记者丽莎的推荐和莱妮·里芬施塔尔的参与,让再次特殊拍摄顺利成行。

  再加上是帝国军械和弹药部联合帝国交通部的拍摄请求,所有参与人员也都获得了相关部门最大程度的支持。比如签发特别通行证,可以无偿征调列车,优先使用铁路的通行权等等。

  作为最重要的联络人和参与者,女记者丽莎也要随队前往。目的地出人意料并不在帝国交通部,而是帝国军备部长施佩尔掌管,由德国机车生产厂家合并而成的“ggl大德意志机车制造商联合会”。

  想想也合理。毕竟要先造出最重要的车头,然后就地铺设铁轨测试。

  再说,从1942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ggl大德意志机车制造商联合会共制造了6300多辆br52,再算上战后初期生产的机车,其总数高达6719辆,总共有17家ggl工厂参与了br52的制造。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铁路机车之一,而且战后赔了不少br52的改型机车给其他欧洲国家。在制造火车头方面,ggl在当下的技术绝对是最顶尖。

  而且作为第三帝国雄心壮志的一部分。从“宽轨铁路”计划诞生的那一刻起,纳粹政府就没有刻意隐藏。而是以新闻影片、报刊杂志、甚至招贴画等各种形式,向国民公开了大量的设计图稿。这些图稿后世依然能看到。尤其是与b52级kdl1型战时蒸汽机车的对比图,最为直观的展现了sa3快速列车充满未来感的流线型巨大车体。

  如今这列火红色涂装的快速列车正在徐徐开启的工厂大门后,展示出令人震撼的完成体。

  “哇哦——”即便从跟随吴尘经历过红绿灯拼接路段冒险的同伴口中事先得知一切,可是当第一次见到sa3快速列车的实体时,女记者还是难掩激动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属于她的“人物底色”。

  “所有开发项目都已完成或接近完成。”陪同女记者一行的ggl工程主管看上去有些眼熟。

  “可惜还是晚了一年。”可女记者无论如何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面。

  “啊……”ggl工程主管明白女记者是感叹前军械和弹药部长“德军炮台之父”的弗里茨·托特博士的英年早逝:“不瞒你说,我也暗自神伤了许久。即便到现在我依然很感激博士对我的信任,让我主持新型火车的设计。”

  “我们都很怀念博士,瓦格纳先生。”听到这里,女记者的剧情记忆立刻复苏。眼前这个略显颓唐的中年男人是德意志帝国铁路(deutschereichsbahn)设计办公室的前设计主管理查德·费利克斯·保罗·瓦格纳(richardfelixpaulwagner)。在弗里茨·托特博士身亡后不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