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2章 老教授们围着我请教问题_00后老师:学生迟到,我也迟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际数学大赛要求年龄在30岁以内,主要考虑了几个关键因素:

  1.筛选天才潜质:年龄限制为30岁以内,是为了聚焦于那些年轻、有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数学学子。

  这样的赛制可以挖掘潜在的天才,为数学领域的未来培养更多的顶尖人才。

  2.鼓励学术研究:30岁以下的年轻学者正处于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此时他们的学术动力强烈,对于学术研究充满激情。

  3.促进国际合作:30岁以下的年轻学者代表了数学领域的新生力量,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传统。

  总的来说要选一批极致年轻的天才,他们未来有更多的时间去创造研究,而且更多的天才聚焦在一起,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这种合作有助于推动数学领域的进步,为全球的数学研究贡献力量。

  说完之后,刘雅娟教授一种羡慕的眼光望向尤教授,

  她看到了尤教授,仿佛就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但是尤教授要比当时的她更耀眼一些。

  在他们三位的聊天过程中,不知不觉旁边还站了其他几位教授是这位清北教授的同事。

  并且他们邀请尤教授参加大赛的事情,他们的同事已经知道这回事了,毕竟是他们共同研讨决定的。

  此时此刻,尤教授就像是一个中心人物,然后被一群老教授围在中心,大家与他高谈阔论。

  “尤教授真是年轻有为啊,我们和你在一块儿聊天,完全看不出来有代沟。”

  虽然尤教授认不得对自己说话的这人是谁,但是能看得出他们和面前的杨教授应该是故交了。

  “我们既然和他说话没有代沟,那说明是我们年轻了,你说是不是啊杨教授?”

  现在这个场面有点儿像粉丝见面会一样,尤教授站在舞台中央一般,老教授站在周围仰慕着他。

  剩下的老教授大多都是来与他是交流专业领域的难题。

  他们现在把尤教授当成一个《十万个为什么》,自己在自己的研究课题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此时此刻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抓住手问个不停。

  尤教授也完全没有架子,耐心的给这些老教授们一一指点讲解。

  虽然他们没有如自己那般不断突破,不断突破。但是他们也是为这个数学领域发展与应用,用他们的一生来奉献。

  而且这帮老教授们非常的有礼貌,大家排着队一个一个的问,也没有插对的现象。

  这个场景真的好熟悉,这不就是他曾经给同学们在教室里讲解难题的过程吗。

  杨教授看到一群人都围过来,自己明明是在最前面的,却被挤到一边去了。

  组织交给他的的正事儿还没有办完呢,今天要是请不到尤教授带队,他也不可能安心的走开。

  “各位老伙计,麻烦大家先让我给尤教授说完刚才的事,老头子在这里谢谢各位了”强行挤出的微笑中带有无奈的表情。

  杨教授语气中透露着卑微,其他人也不好意思不让开。

  中间给他让出一条小道,他又重新走到了尤教授面前。

  “尤教授,就是我刚才说大赛的事情,你打算参加吗?”

  尤教授的回答,对于杨明哲教授和刘雅娟教授来说至关重要。

  此时此刻,杨明哲和刘雅娟心已经提到嗓子眼儿了。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