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5章 224 突然遇刺_殊死暗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224.突然遇刺

  凌云鹏点点头,随后侃侃而谈:“我觉得对于贵军而言,若是想要赢得这场战争,四个字是制胜法宝。”

  “哪四个字?”

  “速战速决。”

  “何以见得?”石川将军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军校生却有如此犀利的目光。

  “贵军武器精良,单兵素质超群,而且在交战初期将士士气高涨,所以当初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反观中国军队,开战之初,上层还在争论不休,是战是和都未达成一致,而且武器陈旧,很多士兵常年疏于操练,因而无论是集团作战水平还是单兵作战能力方面均处于弱势,所以呈现出节节败退之势。”

  石川将军听后,频频点头。

  “但是,中国毕竟不同于波兰,人多地广,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也许一开始还比较仓促,缺乏作战经验,武器也不够先进,但随着战线的拉开,战场的局势就会变得胶着起来,贵军的后勤保障难以跟上,现代战争是交战国双方人力、物力、财力的总较量,而意志是决定战争最后胜败的关键。

  虽然贵军采取三光政策,并且想要以战养战,但中国百姓采取坚壁清野,玉石俱焚之对策,贵军还是不能达到物资补给的目的,中国的兵书上有句名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保障是多么重要,如果要经常靠军队去抢粮才能维持的话,这种方式是难以为继的,久而久之,贵军的士气就会一落千丈,失去了速战速决的有利局面。中国古代兵书中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意思就是说要重视士气,要趁胜追击,这样赢面才会大。

  而中国人的韧性是不能低估的,如果贵军一直被缠绕在中国战场上,那对东南亚的攻势就会削弱,所以,我认为当初贵军应该避开与中国军队的缠斗,直接攻取东南亚各国,那么如今的战事可能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可如今美国人也参战了,而苏军对德军的抵抗和牵制,再加上英国人的还击,使得欧洲战场也呈现出胶着状态,因而贵军要想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话,难度增加了不少,所以我觉得目前的态势还不明朗,有待对各方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做出决断。”

  听了凌云鹏的一番对战局的分析,令石川对凌云鹏不禁刮目相看:“没想到你年纪轻轻,但在对局势方面的分析却很老道,后生可畏啊!”

  “石川将军过奖了,这只是亦楠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而已。”凌云鹏谦卑地回应了一句。

  “肖桑,那你身为中国人,你的立场如何呢?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呢,还是站在重庆政府那一边呢?”石川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好感,希望他能为己所用,但前提是这个肖亦楠必须是亲日派。

  “亦楠此生最大的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