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页_沉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四章

  方开学,学校下来两个指标。下乡支教,两年。有一年以上支教经历的,才有资格评高级教师。然而这却不是人人争的好差事。

  大学暑假,刘珂曾跟随公益团队支教过一个月,这种志愿的教学,又在环境艰苦的乡下,能称得上“值得”的,只有“意义”。支教的老师回来,不是黑了,就是瘦了,虽然有补贴,但除非必要,也仍没几个老师愿意去。互相推诿一番后,当指标落在刘珂头上时,她倒无谓。

  同行的还有个高二的女老师,叫凌婧,教数学,三十多岁。

  两人都放下了手头的教学工作,准备后续事宜。

  中午闲聊时,凌婧说:“前两年,我先生去支教,回来跟我抱怨不迭。人黑得像是从非洲挖完煤。”

  刘珂听过凌婧的丈夫,是另一所学校的老师,同样教数学,在市内颇有名声。

  她说得诙谐,刘珂被逗笑:“乡下太阳这么毒吗?”

  “也不是,”凌婧边给她倒了杯水,边说,“主要是,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又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保养。”

  刘珂接过水,啜了口,看着墙上的空调,“嗯”了声。

  去的地方,与她家乡很大不同。那儿更落后,到处都是树、草,大片大片的荒地、山地未开垦利用。

  读大学时,她还细皮嫩肉的,去走那一遭,痘啊,蚊子包啊,各种虫咬的包,齐齐出现在皮肤上,越挠越痒,不挠,更不舒坦,本地用的蚊香压根没用,熏不走蚊子。最令人难受的,不是各种疾苦,反而是这些。

  “不过他个大男人的,也还好,不知道你吃不吃得消。”凌婧自己没关系,有点担忧她,毕竟还是未结婚的姑娘,更在乎外表些。

  刘珂笑了笑:“我老家也是乡下的。”

  凌婧松了口气:“那就好,到时我有啥不懂的,也仰仗你了哈。”

  她们去的地方叫梓乡,离市里六七个小时的车程。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