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就采点素材_穿在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料管贵啊!

  (只有塑料水管的发票,6块钱一公斤。铸铁管便宜好几倍)

  两人骑着马边走边聊,不一会儿便到了5队和6队中间的小土坡旁。

  这里属于6队的地盘,不过因为是一座荒土坡,本身就没有算在耕地内,便也谈不上补偿不补偿的事,直接开建就完了。

  在土坡顶上,几十个人一起开挖地基,随着铁锹翻飞,不一会儿便将地基挖好。

  随后小工们被拉去挖坑埋管,只留下十几个人在这里协助建筑队的大工师傅建水塔。

  从县里建筑公司请来的两位老师傅,在杨队长几人的陪同下抽烟聊天,时不时的喊几句,指点修建水塔的要点。

  从建筑队队长汪师傅殷勤的态度来看,就能知道他的话都说在了点子上。

  这年头的老师傅,你别管他们态度怎么样,但是对待工作,绝对可以称得上严谨。

  既然来了,就不会敷衍了事。抽烟归抽烟,那是因为这里的大工太多,根本用不着他们动手,而他们只需要随口说两句,大工师傅们便能立刻明白其中的要领,干起活儿来是又好又快,就连这两位老师傅也赞不绝口,还说要推荐他们去县里的建筑公司上班。

  汪师傅他们自然是笑着婉言谢绝。

  在公社建筑队上班,收入不少离家又近,何必远离家门跑去县里工作呢。

  人生地不熟的,工资也不一定能有多高,哪有在公社上班舒服。

  看到陈凡过来,杨书记立刻对着他招招手,随后对着两位老师傅说道,“这位就是我们建小水塔的大功臣,那台柴油机就是他从地委买回来的,这个水塔也是他设计的,陈凡、陈老师。”

  他又转身看向陈凡,“这两位是从县里建筑队来的大师傅,这位姓邱、这位姓马。”

  陈凡立刻伸出双手,“邱师傅好、马师傅好,辛苦了。”

  邱师傅早已眼睛放光,伸出手握住,“原来你就是陈老师,百闻不如一见啊!”

  另一位马师傅也和陈凡握手,满脸笑意地说道,“果然是一表人才,难怪能在地委日报和《江南文艺》发表文章,这个月的《江南文艺》上面有你两篇文章吧,不得了、不得了啊!”

  一篇自然是连载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另一篇则是陈凡为了买电风扇,以姜丽丽她们为原型创作的双抢小说,由于情感真实,又是“老客户”,也被《江南文艺》杂志社采用,并且刊登在8月1日的最新一期上,算是抓住了双抢的尾巴,蹭了一拨热度,在江南省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反响。

  要问陈凡怎么知道?

  人家杂志社给他寄了好大两个包裹,全部都是全省各地的读者寄到杂志社给陈凡的信,一大部分是因为《在希望的田野上》,另一部分便是那篇小说的。

  而且这部分来信基本上都是女读者,为此张文良和杨兴秀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