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玩火自焚_裙下名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了一声,提着裙子当先跑到马车前,也不等人搀扶径自钻进车里坐下,用手背给自己滚烫的脸颊降温,这种事,唉……颜面尽失呀,有个词怎么说的来着,玩火**。

  不过一会林焉泽也进了马车,为免尴尬,自己将点心盒拆开一个劲吃,也不刻意去看她的脸。倒是那人也自觉了不少,跟小五坐在马车外头。焉容心想,亏得他有自知之明,若是敢进车,非得把他挡在外头不可。

  这尴尬的时间也不知持续了多久,到了园子里给焉泽收拾住处,挑了间离书房近的房间给他住,一应家具都是新的,也很齐全,看得出来准备很充分。

  萧可铮特命小五去买两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子过来,要老实懂礼且面貌周正的,能伺候焉泽日常起居,平时也可以陪同读书或者玩耍。

  姐弟二人交谈一下午,其间焉容特问学业,这两年,他都过着没有纸笔书本的日子,想来耽误不少,便是好苗也因懈怠变成了朽木,再学恐怕要吃力了。

  林焉泽道:“爹从不肯松懈对我的教导,白日干活时吟诵经典诗篇,每每念到感同身受之时,常垂泪涕泣,或仰天大笑;夜了,于夜灯之下,手握木枝划地成,叫我一字一句记在心里。”

  焉容心中感慨,不由想起幼时父亲把着她的手教自己写字的情景,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那种家的温馨俨然成了回忆。父亲的字笔法刚劲,风骨清新,可惜人微官低,若是身在高位,只怕早就被捧成了书法大家。

  “爹他……苦中作乐,能构思章,多少也能排解劳苦。”她这样安慰自己,其实心里更加沉重。

  “姐姐说得对,爹说流放给他的不仅仅是苦难,更是境界的提高,他叫我把那些诗都背下来,有朝一日回到家乡整理成集,以传后世。”

  焉容抬袖抹了眼泪,哽咽道:“好,咱们明日便动笔。”听了父亲的原话,她似乎领会了他的想法,他已经接受了所有不属于自己的惩罚,用默默承担的方式将痛苦隐忍,他心境的开阔,已到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地步。

  大理寺右评事本就是个闲职,对林清誉来说,个人的才能无法施展,怀才不遇,心中愤懑,后来因触怒权贵惨遭流放,却在苦寒的边关得到心灵的释然,于他而言也许是欣然的,可他的女儿还在充满罪恶和人欲的青楼里争取一切机会解救他。

  姐弟二人花了十几天的时间整理出了一本集,里面有三十二首五言诗、二十八首七言诗、十五首词、九首赋,内容多描述北疆的见闻,兼咏史怀古等。里面不乏许多对艰难苦旅的叙述,比如“屐破足裂”、“衣不御寒”等等,焉容每回看到这样的情节,便哭得两眼红肿、气力耗尽,更加坚定了救父亲回京的信念。

  这本集被暂命名为《清心誉事》,焉容又抄录一份,打算带回裙香楼,有朝一日得以结实身居高位且有良心的官员,将这集呈上去,也许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眼看着夜会要办第二场,却因焉泽的存在无法开口辞别,万幸的是,萧可铮为焉泽寻到的师傅到了,夫子姓张,曾为一个书院的老师,是个品性端良的人,一讲起学问来滔滔不绝,且为人不拘小节。萧可铮便是看重他这一点,没有对他这个商人抱有瞧不起的态度,想来也不会对一介青楼女子的弟弟不屑。

  安排好林焉泽之后,焉容坐着马车安心回裙香楼,一路无事,路经东市的时候便见人群熙攘,将通行的路口堵了个水泄不通。她忙叫车夫停下前去打听,自己则戴好面纱掀帘观望。

  这里是刑场,难不成是今日有人要被砍头?不过往日也没有这么热闹吧。眼见车夫过来了,她忙问:“怎么了?”

  “回姑娘,有个叫徐凛的大官今日要被处决。”

  “徐凛……”她隐隐记得这个名字,前段时间似乎听过。

  “就是十月份的时候,被派去海口禁烟的钦差呀!听说加拉颠的人不满我们禁烟,要我们割地赔偿,皇上一怒之下要把徐凛砍了!”

  她猛地抛下帘子,瘫坐在车里。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