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章 当官难,祭祀为先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示对神灵的虔诚。

  事实上,在大明《到任须知》的当官说明书中,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土地钱粮,也不是录囚治官,而是祭祀!

  也就是说,祭祀是当官的第一步,也是最首要的一步。那些敢直接跑去衙门里办事的,拍惊堂木的,不是找死,就是神经不正常。

  后世对祭祀多不理解,认为这就是走个过程,弄个仪式,虚头巴脑,可有可无。

  但对于古代王朝,祭祀极是重要。

  《左传》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礼记·祭统》有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可见,祭祀是和战争一样重要的国之大事,是礼仪的重要内容。

  朱元璋极重礼仪,自然也重祭祀,曾对百官说:“若戎事不修,祀事不备,其何为国乎?”

  那就是说,既没有打好仗,也没做好祭祀,这还算一个国家吗?

  连祭祀都不好,国家都不算国家了,这种高度,远远超出了后世人的想象。

  对于祭祀的目的,老朱直说了:

  阴阳表里,以安下民。

  官长既敬,民必畏从之。

  也就是官员都敬重诸神明,那百姓自然也跟着敬畏。

  顾正臣知道,这些祭祀,从本质上来说,是古代的“思想教育”,和后世诸多教材,也就是内容不一样,目的都是一致的:

  做个顺民。

  句容,县衙。

  书吏林山拿着文书,递给县丞刘伯钦,禀告道:“吏部发文,新任知县已在途中。”

  刘伯钦摸了摸小胡须,小眼睛微微一眯,嘴角透着狡黠的笑意,看向正在喝茶的主簿赵斗北:“新知县就要来了,我们需要好好接待。”

  赵斗北吐出喝到口中的茶叶,冷峻的脸颊微微动了动,抬手抓了抓右眼黑痣上的毛,淡淡地说:“该来的,迟早会来。听说这知县,只是一个弱冠的年轻人,还是一位举人,不知县丞此时心情如何?”

  刘伯钦冷眸说:“你是何意?”

  赵斗北起身,伸了个懒腰:“还能有何意,自然是为刘县丞打抱不平。你可是洪武四年的进士,他顾正臣,呵呵……不同人,不同命。有人认命,有人不认命,不知刘县丞是哪一种人?”

  刘伯钦握了握拳。

  不甘心。

  自己是洪武四年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被任为句容县丞,只是一个小小县丞!

  苦熬两年,没有把前任知县熬走,好在是老天开眼,把前任知县的爹熬走了。

  死了爹,官员需回家守孝三年。

  知县位置空了下来,按理说,接替句容知县的应该是自己这个县丞!

  可结果呢?

  吏部大笔一挥,弄来一个举人!

  呵,自己堂堂进士,居然被一个举人踩在头上?

  刘伯钦不服气。

  可朝廷的命令,不可违抗。

  刘伯钦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命礼房做好祭祀前准备,洒扫社稷坛,备牲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