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省力过半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诸君或有不知。如此平凡常见之物,却为官市内销量最多的器具。唯其而已,其他诸物望尘莫及。”

  “以此器具之普及。某敢断言,明年太原境内农业产出必然会有大幅增加。”

  张瑞兴奋的抚掌,带起大殿内如潮的掌声。

  最后国渊斩钉截铁的说道:“如今太原产出之盐、铁、各种手工业制品已得天下认可,以此为用,方使开元通宝流行四方。若抑制工商业,必然会导致开元通宝回流,天下财富再不流往太原。”

  面对国渊如此坚决的太多,众人纷纷沉思。

  以如今的形势看,在太原发展大规模手工业生产已是大势所趋,官府强行干预恐怕会导致极大的损害。

  但是田曹掾卫觊还是站起身问道:“经国金曹之言,吾等已知晓工业之重。无工不富,诚是如此。然无农不稳,却不可不察。”

  “据田曹统计,已有大量豪族抛售了良田,转而投入手工业生产。每户豪族少则雇工数十,多则雇工上百。而豪商更是雇工无数,每次出行,商队中青壮数以百计。仅晋阳城内,不事农业生产者便有三万余人。推及两郡三十八县,从事工商业者至少十万人。”

  “此外铁官徒上万人,盐池工人上万人,官吏上万人,教习上万人、军队三万人,学子数万人。”

  “凡此种种,累计二十余万人,不事农业生产!以每人平均耗粮一石半为算,每月仅耗粮便有三十余万石。”

  “在座诸君皆知乱世在即,商路即将阻绝。试问没有了商路,仅凭太原、河东两郡八十余万百姓能养活此二十余万不事生产者否?”

  张瑞叹了口气,坐回座椅上。

  这正是张瑞心焦所在。

  后世京师总要开漕运以送粮补充,就是因为京师附近不事生产的百姓太多。

  以当今的生产力,若无外部供应八十万百姓根本无法养活规模越来越大的工商业者。

  卫觊还未说完,又继续列举道:“且乱世飘摇,必然会有数以万计的百姓背离故土,逃亡河东、太原,官府岂能见死不救?如此又是一笔粮草开支。”

  卫觊的说法并不是刻意刁难,只是如实列举了即将面临的种种困难。

  议事需要的便是这种多方考量,而不是一言堂。

  能为主上查漏补缺亦为良臣。

  面对这一项一项的数据,所有人都心头沉重。

  国渊不得不宽慰道:“或的确要面临如此种种困难。但这些手工业者亦非于农业无利。无论是工业制成的农具、还是曲辕犁都将促进农业生产,提高亩产量。以几万人从事手工业,却有益于数十万农夫,提升数百万亩农田产量,可行之。”

  可行之!

  坚定了所有人的信心。

  这几万手工业者若能提升亩产量一成,就能使数百万亩良田多产出数十万石粮食。

  其价值就远远超过令这几万人去田里亲自耕种。

  工业产出的重要性已彻底无需置疑,但粮食危机亦是迫在眉睫。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不及时未雨绸缪,将来悔之晚矣。

  张瑞便问道:“如今工商业不可折损,那粮食从何而来?”

  这方面起身回答的是审配,直言道:“理财之道,一曰开源,一曰节流!”

  “如今困境在于,河东、太原皆太过注重工商产出。需及时扩充农田。境遇最理想者在于河东、太原出盐铁工商,周围郡县主农桑,相辅相成。”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