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少年郭淮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氏为首。是故大司农郭公讳全授意,驱虏攘夷,扫除胡尘,乃社稷义战,夷夏之别。诸夏子孙不得掣肘。”

  东汉的三公九卿如此之多。

  仅一个太原就有一个故大司农郭全和一个未来的司徒王允。

  不过这个故大司农郭全还算是深明大义。懂得哪怕华夏子孙在长城内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也绝不便宜了一群胡虏。

  兄弟阋于墙,外御欺辱。

  孟县将士们也不是不分是非好歹之人。虽然对方帮了倒忙,但在立场上让人无法指责。

  接下来如何是好?果真大军合围?将这位深明大义的老夫子乱刀砍成碎片?

  满堂静默不语,只有崔县令不死心,小声嘀咕道:“在阳曲,某的话亦不如郭氏有威信。将军欲治阳曲,必先降郭氏。郭氏降,则豪强皆降。”

  张瑞扫了他一眼,吓得这位求生欲极强的县君再不敢挑拨、加戏。

  若说在座诸人,最恨郭氏的恐怕就是这位崔县令了。张瑞等人都要靠后。

  毕竟崔琳在这里当了两年的吉祥物,除了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以外,没有任何成就。堂堂一个县令,说话还不如郭氏家的幕僚管用。

  换成谁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况且除掉豪强,张瑞等人又不插手政务,以后阳曲还不是他崔县令一言决之?

  沉默了片刻,张瑞问道:“现如今郭氏谁人主事?”

  崔琳立即答道:“郭老太公颐养天年,在山水间修身养性,非大事一般不予过问。家主郭緼现今为雁门太守,远在雁门,书信不便。现如今郭氏由其嫡长子郭淮主事。”

  张瑞大喜,问道:“郭淮?”

  崔琳见张瑞似是对这位郭淮很感兴趣,便着重说道:“郭淮如今只有十八,但极为聪慧,弓马娴熟,而又性情稳重,有名将之姿。是故,郭氏早早给他起了字,曰伯济。将整个郭氏交于其打理。”

  郭淮,郭伯济!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瑞大笑,感兴趣的问道:“在其手中郭氏发展如何?”

  崔琳略微沉思,答道:“不好评价!其曾言天下将乱,置田产无用,当广置武备。是故郭氏田业渐不如其他豪强,而武德日盛。某以为其势恐不能久。”

  听完张瑞暗赞一声,此子果不愧为曹魏名将!

  这份眼光就不是崔琳这种平庸之辈可以比拟的。

  现如今是中平五年,并州率先乱成一团。白波军起义、匈奴乌桓联合叛乱,在河东、西河跟并州军和护匈奴中郎将等平叛大军打得血流成河。

  等明年进入中平六年,从汉灵帝死,天下大乱的趋势就像历史被按了快进键。

  到董卓废立皇帝,迁都西京,天下群雄并起,整个过程也不过短短两三年的时间。

  能看出天下将乱,这种人才无论如何都要纳入麾下。

  “替某约见这位郭伯济!某欲跟他面谈诸多事宜!”

  崔琳面露难色,说道:“琳务必将信传到,却不敢保证郭伯济必来。”

  张瑞自信一笑,道:“尔只管去传信,某相信郭伯济必定会来!”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