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权利自下,欲建武科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此豪侠不得重用之铁律,予豪侠一份希望与机遇。令每名豪侠皆有望出仕,担负重任。彼辈顾忌前程,方不会轻易犯法,动辄血溅三尺。”

  “且豪侠之中不乏英雄,将彼辈引为己用,方能防止彼辈聚众叛乱,再演赤眉之乱。”

  张瑞颇为赞同的点头,但还是说道:“如何用之?孤绝不允大举征募游侠从军。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军队必须家世清白,忠心可鉴。此为孤之底线原则!”

  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自首战击破晋阳郡兵,张瑞麾下将士再未发生过叛乱变节,便是因为府兵家世清白,有世家世业。这种情况下,任何将领试图掀起叛乱,都会被基层将士砍成碎片。

  权力来自于下层,而不是来自于上层。

  当一位权臣把控了下层所有官员,那他的上级甚至主君就只是一位傀儡。

  同理若一位将军能控制下层所有军官、士卒,张瑞亦只是一位傀儡。

  而张瑞以太原、河东两郡之地便能割据一方,亦是因为当初两万基层士卒只认张瑞一人军令。

  朝廷,甚至汉灵帝刘宏本人的诏令,在士卒们眼中,还不如茅房里的厕筹有用。

  所有基层士卒只认张瑞政令,那些想叛变的将领就只能梦中想想,一旦付诸实践,就会发现他手中的军权就像是建在沙子上的大厦,倾倒只在瞬间。

  裴潜恭敬颔首,确认这一点不容挑战。然后为张瑞解释道:“并非大举征召豪侠进入军中,而是择其精锐进入军中?”

  “有何不同?”

  “士可举孝廉为官,侠亦可凭悍勇为校。此般制度则可选游侠中精锐,充入军中。”

  裴潜的见识还是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过倒也的确给了张瑞很大启发。

  举孝廉一类察举手段,治政最多危害一县。若套用到军中,一位高官举荐上来一位懦夫,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战死沙场了。

  相比较而言,张瑞还是更倾向于科考类手段,比如武科。

  武举在历史上一直不温不火,可能跟历朝历代重文轻武有关。

  但汉代不同于后世,不说多豪猾之民,民风剽悍一事。仅是士人便不同于后世文弱书生,皆胆气雄壮,苦练君子六艺。

  君子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射与御在周朝时是射箭与驾驭战车,但到了汉朝就多指骑与射。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印象中的文臣,糜竺以善骑射出名,贾诩亲自操刀上战场厮杀。甚至赫赫有名的司徒王允,都以霍去病、卫青为榜样,自幼苦练文武,亲自披挂上阵,率重兵讨伐豫州黄巾军。

  这种民风民俗下,张瑞觉得自己一旦开了武考。

  怕是整个民间都能欢欣沸腾了。尤其热血激昂的年轻人和游侠,能把自己吹成当世圣人。

  有不长眼的再言辞对张瑞有所不敬,恐怕真的会被游侠活活打死。之后的结果必然是这位行凶的游侠名扬郡县,无数人主动帮其赎刑。汉室民风之剽悍,已经可以预见。

  关于武举,张瑞认真思虑了许久,对裴潜说道:“孤欲开武科,例同文科。”

  裴潜问道:“主公有何示下?”

  “首要之务,便是事关何人能参与武科!宜宣示郡县,必身家清白方可。凡曾作奸犯科者,一律不予准考。念游侠多曾有罪,故今岁网开一面,只在孤治下不曾杀人、**、放火者皆可。”

  裴潜神情一震,抚掌赞道:“若有此法令,将大幅改善郡县治安。日后游侠一辈在暴起犯罪之前必将有所思虑顾忌,彼辈有大志气节,不畏严刑酷法,却必忧虑自身前途名节。”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