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九章休养生息,投资发展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决心说道:“明年凉州战事结束,孤尽量不发起新的战事。右将军府治下将着力于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整训新军。”

  “君侯远见万里。”民部中郎司马芝立即拱手称赞,随后从袖中取出一份策文,说道:“此乃民部早已前规划之休养生息方案。”

  “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是指尽量减少打扰百姓,同时合乎规律之事亦应积极引导。民部因此节省军事度支,将财富投资于生产,以期增加民富。官府将投入重资引导,百姓勤劳垦殖,生育幼子,皆奖以钱谷肉帛。”

  随着张瑞同意签署策文,右将军府滚滚战车,终于稍微放缓了速度。

  正式开始减少军事征战,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投资发展。

  政令颁布以后,张瑞才蓦然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连续不断的征战了四年。府兵一路从太原打到河东,又从河东打到关中。踏过了关中八百里广袤秦川,奔袭过凉州长河落日。

  曾在潼关下血流成河,染红太华。也曾在北疆狂飙突进,十几路大军齐头并进,片刻不歇,彻底碾碎鲜卑。

  南下过荆襄水网密集的南阳战场,也钻进过巴蜀十万大山,在深山密林里浴血厮杀,清剿胡虏。

  这一切,仅想想张瑞就觉得疲惫、劳累,更何况府兵亲身参与其中,长年累月征战不休。

  恐怕府兵们也是心中疲倦,不知何时能休息。

  魏文帝曹丕登基问贾诩曰:“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

  贾诩极力劝阻,反对征战,提倡休养生息,回曰:“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

  如今张瑞有些能理解贾诩建言的苦心了。

  一张一弛,松弛有度,才是建功王道。

  每天都关注于凉州战事、益州战事、北疆战事、冀州战事,张瑞其实也有些厌烦。

  虽说右将军府开始逐渐休养生息,但各项工程却并未立即停止。

  这是因为在凉州俘获了大量的胡虏,被遣送至关中,逐渐接替诸夏百姓铺路造桥,兴修水利。

  被送至关中的都是胡虏中青壮劳力,高强度工作,效率比往日还高。

  唯一的缺点是,这些正值壮年的劳力,并不温顺。

  在永济渠左冯翊段,有上万胡虏在十一月中旬掀起了叛乱。

  叛乱很快被血腥镇压,刚刚组建的左武卫大军,出动了三千精锐甲士,一千甲骑具装,两千精锐游骑,在广袤的平原上将上万胡虏血洗殆尽。

  叛乱之所以这么快被平定,最关键在于叛乱是无根之木,完全无法扩大。

  居住在左冯翊的诸夏百姓,对胡虏的痛苦没有任何共鸣,束手旁观胡虏拿着竹竿、穿着麻衣,冲向了远方甲光曜日的精锐大军。

  这次叛乱,深刻的向右将军府治下所有官员百姓都展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诸夏自己内部不发生混乱,其他敌寇,无论怎么跳脱,都会被诸夏碾为尘埃。

  在胡虏青壮叛乱失败被屠杀的同时,远在凉州的老弱也没有躲开屠刀。学不会诸夏语言文字的胡虏尽皆被处死,死难者多是胡虏老人,这导致胡虏的风俗传统几乎被人为消灭断绝。年幼的少年近没有父母,上没有宗祖,对胡虏风俗没有任何记忆与认知,只能在屯田营中听从教化官员的指导,按照诸夏习俗自幼垦田种植。

  随后官府“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开始对能够使用诸夏语言的百姓编户齐民。chaptererror;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