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董卓身死,抚慰关西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肃奉诏书抵达函谷关时,段煨便已及时率部离去。

  函谷关在弘农郡最东侧,潼关在弘农郡最西侧。若李肃果断率兵出击,右将军府在潼关的数千守军,在请示长安之后,完全来不及救援段煨所部。

  但李肃完全没有一丝追击的想法,右将军府大军的战力,当初洛阳禁军不是没有领教过。连飞将吕布率领的北军五校都折戟沙场,李肃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十分有自知之明。

  冒着触犯右将军的风险,去追杀一名董卓部将,就算成功了亦不会有何功劳。而一旦右将军发雷霆之怒,调兵围困函谷关,洛阳却极有可能拿自己脑袋去平息右将军的怒火。

  这种有害无利的事情,李肃才没有兴趣去做。

  其实董卓的身死在天下所有人的意料之中,荀彧对董卓有过最精准、直接的预言:“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

  事实也如荀彧所预言,董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执掌十余万雄师劲旅的董卓,却被区区十余人刺死在马车之下。自始至终,为其赴死者只有主簿田仪等区区三人。

  四月下旬,朝廷天使大鸿胪周奂抵达长安。

  这一批天使脸上都洋溢着骄傲、自豪之情,董卓的伏诛,使汉室朝廷声威大震,再次向天下昭示了乱臣贼子不得好死的结果。

  张瑞是不太在意洛阳朝廷这短暂的自我陶醉,但天下诸侯却纷纷震怖。

  朝廷如今诛杀威凌天下的国贼,又有数万精锐禁军,天子诏讨不臣,没有哪个诸侯此时敢不服王命。

  若王允不曾居功自傲、反复无常,大汉如今的形势要远好于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因为朝廷手中还掌握有一支嫡系禁军。

  大唐在安史之乱又存续一百五十二年,期间有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等三次中兴。

  大汉手握禁军,还有地方忠臣遣使朝奉,未必便不能实现建安中兴。

  只可惜,王允在诛杀董卓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使大汉彻底失去了最后一次中兴的机会。

  大鸿胪周奂在抵达长安的次日,终于见到张瑞。

  首次出使长安的周奂没有韩融的经验丰富,很不能忍受右将军府的怠慢,见到张瑞气愤难平的说道:“孟侯居然怠慢天使,次日方才迎诏,如此行为岂有人臣本分,与近日受诛之国贼有何区别?”

  张瑞毫不犹豫的起身,衣袖一甩,便转身离去。

  周奂一脸迷茫,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直到一名从事带着四名锦衣卫走到周奂面前,客气的一拱手,说道:“大鸿胪得罪了。”

  周奂还未反应过来,一桶冰冷的井水便当头浇下。

  “啊!汝等这群乱臣贼子!”全身冰冷湿透的周奂愤怒的大骂。

  “君侯令吾等帮大鸿胪冷静一下心神,何时摆正了心态,何时再去拜见君侯。朝廷令汝抚慰关西,而非来关西作威作福。”

  最后一句随着冰冷的井水,浇灭了周奂心中所有的愤怒。

  朝廷实在是再经不起一次关西强阀的摧残了。

  若刚刚诛杀了董卓,又引来了一位关西诸侯率兵攻入都城,那自己就算百死亦难赎其罪。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