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张府赞助的各项关键技术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在于百姓家中骏马稀少,一个村庄、里亭当中,有骏马的家庭只占少数。官府公务传递性驿站向私人载客盈利性驿站转变,相当于公共交通兴起的早期,私家车较少,交通线能持续产生盈利。

  这项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内还能持续盈利,但随着帝国繁盛,国力蒸蒸日上,家家户户有马、有车之后,就会逐渐转为亏损。

  不过只要张瑞后人还没傻到盈亏不分,就能及时调整中止。这也是这项政策的另一大优势,资金不走国库,而是张家私库,调控灵活,不需要统一群臣意见。

  除了赞助水玉项目,张瑞的私库还赞助了科学院的造船技术、煤炭开采技术、纺织机改进技术、钢铁冶炼技术、以及最重要的火药技术。

  不过火药技术的发展并不乐观,可以说举步维艰。数千万的资金砸进去,科学院也只是花费无数代价在西域火山口搜集了一些硫磺石。

  而硝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硝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所有人都一头雾水。

  这一点也别问张瑞,就算将KNO3写在张瑞面前,张瑞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文科生的所有技能树都点在了历史、制度与用人上了。

  张瑞有信心迅速一统天下,最大的两个依靠就是更加先进的制度以及堪比汉高祖的用人之术。

  荀彧、审配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

  贾诩、法正、荀攸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高顺、张辽、徐荣、徐庶等人连精锐之众,战必胜,攻必取。

  将这些人杰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张瑞每天的工作就是画圈。

  张瑞对化学的理解还不如高数,至少作高数的卷子时还能写个“解”,化学连符号都不认识啊!

  因此,张瑞便格外重视长安学宫与科学院里的学者,当今天下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了解,没有人比自己更深刻。不是张瑞自夸,自己一个人对生产力的解放,能抵历史百年进程。而要提高科技水平,发明改进工艺,完善各种学术理论,还得依靠这些学者。

  随后张瑞对司马徽问道:“这是哪家藏书?”

  “禀丞相,此乃名家学院藏书,正前方这座书架是名家离坚白派一系著作,著名先贤是公孙龙。其左侧书架是合同异派一系著作,著名先贤为惠施。再往左侧书架是坚白同异派,主要先贤为墨子、杨朱。”

  “墨子?”张瑞好奇,问道:“墨子不是墨家学派?”

  司马徽对自家主公的文盲程度有所了解,这位传说中的当世圣人,事实上对诸子百家,诗经春秋,七窍只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便笑着解释道:“先秦之时,并无名家之称。先秦诸子著作当中多称其为辩者。如《庄子?天地篇》辩者有言曰,离坚白,若县寓。《天下篇》曰,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