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左骁卫大将军,广武县侯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二十多岁,补了一个千牛备身的荫职,在张瑞身边执勤戍卫。

  而其嫡长孙贾模,虽然名字与西晋权臣贾模相同,但并不是同一个人。

  另一位贾模是西晋妖后贾南风的族兄,也就是贾逵的孙辈。

  不过贾逵也不是外人,同样在关中效力,担任益州都指挥使。也就是意味着,张瑞若活得足够久,就能见到贾逵的孙女,一代妖后贾南风。

  不过也说不准,历史被张瑞改的面目全非,连羊祜都不一定能出生,将来贾逵就算生出一个孙女取名贾南风,可能性格也完全不同。

  张瑞略想了一会儿贾南风的事情,侍卫便禀报田豫抵达,张瑞立即收拢了心神,允其入内。

  田豫见到张瑞,很恭敬的拱手行礼,说道:“臣田豫拜见丞相。”

  “免礼。”张瑞说道:“看汝言行,还自认是大汉之臣,认某为丞相。”

  田豫惊讶,问道:“丞相何出此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幽州文武自是朝廷之臣,所以才主动请附。”

  “哦?孤还以为,若朝廷不能满足汝等索求,汝等便打算干脆起兵对抗。”

  这番话让田豫心中一震,清晰感受到了丞相对幽州的不满。不过随后便冷静的回道:“我幽州文武皆心向朝廷,绝无此叛逆之念。若丞相信任,我幽州文武愿为丞相镇守北疆。若丞相另有安排,我幽州文武亦必忠心奉令。”

  这番话让满堂文武面露笑意,若是这种臣服态度,那么幽州之事可定。

  张瑞平淡的态度顿时尽散,脸上充满赞赏,说道:“鲜于公真乃当朝国士,不世出之忠良。”

  审配亦赞道:“丞相,鲜于公因地之利,任土作贡、自献封疆,有勤于上。在幽州胜残去杀、累仁恩於百年;保大定功,启明圣於千载。有此功绩,不厚赏不足以服众望。”

  张瑞点头,说道:“言之有理,鲜于公有功于王事,升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封广武县侯,食邑两千户,赐紫金鱼袋,赏黄金两千斤,钱五千万,云锦三万匹,侍女十人,骏马五十匹!”

  广武县是裴潜当年治理的第一个县,就在太原北部,境内地势平坦,水利发达,农业先进。

  在这里食邑两千户,足够鲜于辅家族世代富贵,仅每年的农业税就有谷十万石。此外还有算缗税这个最大的税种,一户豪族就能提供数百上千万的税赋。如甄氏这种顶级豪族,每年仅算缗税要上交数亿钱。

  不过列侯不是诸侯。

  虽然有封地,但封地行政由中央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

  即便如此,此时的封侯的含金量也远超后世,这是有实际封邑、能世代相传的侯爵。

  而到了隋唐之后,哪怕被封为郡公、国公,也没有实际封国,多为虚封,且不可世袭。

  鲜于辅是张瑞封的第一个县侯,食邑两千户,远超张瑞麾下诸将。

  这也是张瑞千金买马的一个典型,十分类似于曹操对张绣的厚赏。曹操统一北方时,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唯张绣特别多,封邑高达两千户。

  鲜于辅的功绩无疑要远高于张绣,毕竟鲜于辅这是献上几乎整个幽州,又率十万大军向张瑞投降。

  这天下总共也就只有十三州,部众超过十万的诸侯屈指可数。

  鲜于辅的归顺配得上这份封赏。

  若封个县侯就能招降一名诸侯,张瑞毫不介意立即大封诸侯。

  最多不过区区万户,就能天下一统。因此而挽救的百姓,何止百万。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