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七章出兵三十万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马义从、幽州突骑中的精锐都被整编进了折冲府。

  中路军则以高顺为统帅。这支十万人的部队是毋庸置疑的关西嫡系,全军精锐。数以万计的百战老兵几乎从头到尾全程参与了,张瑞起兵以来所有的关键决战。

  这就是全军尖刀,战争主力。哪怕只有这十万人,高顺也能正面碾碎袁术的所有抵抗。所以他们为中军主力。从豫州全面向袁术展开攻势。

  而右路军则以张辽为主帅,统合三万精兵,以及徐州的一万禁军、三万府兵,共计七万人,从徐州南下。

  当初进攻曹操时,关西共出动大军十三万,都是绝对意义上的精锐之师。除了十万人由高顺统领,从豫州进攻外。

  剩下的三万人都被划归了张辽的右路军,这其中包括张辽部下最精锐的右骁卫禁军。

  环顾袁术部将,张瑞实在想不出谁能挡住张辽统帅的一万两千精锐禁军。

  所以虽然右路军人数最少,但张辽却最有可能建立奇功,在侧翼打袁术一个措不及防。

  通过这三路大军的分布,也能看出张瑞为什么坚定决心选择袁术为攻打目标。

  当初王凌详细列举的关西嫡系三十万大军并没有全部聚集在战场上。三十万大军中,关西精锐只有二十万左右。

  另外十万主要是幽州、徐州刚组建的府兵,虽然战力要高于关东诸侯的军队,但距离关西嫡系无疑有非常大的差距。

  率领这些新编府兵与袁绍决战,并不稳妥。所以张瑞有意通过与袁术之战,磨合一下这些新编府兵。严明肃杀其军纪,使其精熟牢记军阵、旌旗。

  没有哪支部队刚整编完成就有非常出众的战斗力,都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完成蜕变。

  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这次战争,将幽州、凉州军队汇集到一处,强化这两支新军当中的政教长制度。

  通过数月的战争,让政教长且训且教,为士卒提升文化知识水平。

  而且在打赢袁术后,张瑞不打算解散这支部队,会直接将其拉到河北沿线,秣马厉兵。

  历经数月的战事洗礼,再经过一年左右的专业整训教导,这两支新军就能逐渐拉平与关西嫡系的差距,然后挥师进攻袁绍。

  毕竟这两支新军,都是精选士卒挑出来的沙场老兵,在战场厮杀、身体素质、果烈敢战方面,不比讨董之战前的太原府兵差多少。

  差距只在军纪列阵、识文断字方面。整整一年的专业整训足以填补这方面的不足。

  任何一支冷兵器时代军队,经历长达一年的专业整训,都足以成为精锐之师。

  哪怕后世的现代化军队,新兵训练也只有三个月,军事改革后,陆军强化训练,新兵期延长了一倍,但也只有六个月。

  这次对袁术之战,这些新兵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粮道稳定与驻守城池。

  此战要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袁术,关西的嫡系精锐部队没有时间在后方经营局面,稳定人心。需要大量的部队直接驻扎在攻克的城池中,震服所有蠢蠢欲动的野心家。

  晋灭吴之战,出动军队二十多万,前后三个月左右,逼降东吴。

  张瑞相信出动近三十万大军扫灭袁术,即便袁术不投降,时间也不会延长多久。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