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舆论造势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发表奇怪的言论。

  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长安、洛阳沿线就形成了统一共识,孟公就应该应期受禅啊!

  无数人痛心疾首,孟公就是道德太完美了!当世圣人一样的人物,不愿断绝汉室国祚。

  可是这难道不是辜负了天下百姓的期望吗?

  长安学宫数万学子打着横幅闯进长安朱雀大街,站在朱雀门前向张瑞请愿,跪请张瑞为天下计,为百姓计,承接受禅。

  至于为什么教习没有阻止这些赤子之心的学生,让一群学子冲进了长安?

  因为在队列前排,那些高举横幅的就是长安学宫教习。

  这支游行队伍前后甚至有禁军净路,两侧有禁军维持治安。

  学子们的游行能不顺利吗?

  这声势浩大的声援,直接将舆情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百姓们对禅让一事再不陌生。

  所有人都有了牢固的认知,孟公受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百姓再不会有突兀之感。不会一觉起来,惊奇的发现孟公要受禅了。统治天下四百年的大汉忽然就亡了。

  张瑞亲自走到朱雀门上,言辞恳切的劝导长安学宫学子:”儣牛之驳似虎,莠之幼似禾,事有似是而非者,今日是已。鷪斯言事,良重吾不德“。

  看这文邹邹的台词就知道,这所谓的”劝导“,完全是内阁为张瑞拟写的台词。

  张瑞甚至连是什么意思都读不懂。

  但长安学宫的学子们皆学识丰厚,很快就理解了其中含义,无奈叹息。

  深感孟公之仁厚,道德之完美。也认可了张瑞所说,这些符谶、祥瑞,皆是似是而非,以孟公之光明至伟,岂能因为这没有明确的天意,就强制受禅?

  当然这话反过来理解,就是如今的造势还不足够,若有了更清晰,更明确的天意,天下万民,皆能看到孟公受禅乃是承天之命,一切不就水到渠成?

  长安百姓不甘的承认这一事实后,官府立即开始收买人心。

  时腊月岁末,新年将至。朝廷大发福利,凡年满六十岁者皆赐油一瓮,肉三斤,粮十石。

  鳏寡孤独,皆有抚恤。

  养老扶弱,此乃毫无疑问之善政。

  刚有所沉寂的舆论再次被引爆。

  无数人扼腕叹息,孟公这般仁善的圣人,若是升任天子,这天下百姓不就有了期望?何至于像汉室往日一样,赋税沉重,徭役频繁。甚至贪官当道,战乱频繁。百姓民不聊生。

  越是相比以前黑暗绝望的汉室统治,百姓越是急迫的想让孟公进天子位。

  这一点关东百姓甚至比关西还要急迫。

  只有亲身经历了关东黑暗绝望,让人看不到一点未来与光明的乱世,越是珍惜眼前这岁丰人和的盛世。

  以前年末是所有百姓最紧张害怕的时候,因为存粮已经见底,官府却年年想方设法增加赋税。百姓只有向外缴纳保命粮的经历,何曾想过还有能往家里搬东西的时候?

  那些鳏寡孤独、老弱病残,逢人便夸孟公仁义,是当世圣人。

  听说天下都在讨论孟公是否应该受禅?

  这还用讨论?那些说孟公不宜受禅的人都没有良心!

  百姓的良心究竟有多贵重?在这乱世刚过的年代,大概就值一瓮油,三斤肉,以及十石谷粮。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