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两路攻辽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多担忧。这里毕竟是中原内海,风浪教小。

  而且两地之间并非是一望无际的大洋,而是有一连串珍珠似的岛屿将两地连在了一起。而且这些岛屿的规模都并不小。

  朝廷提前在岛屿上建造港口,设置粮仓,驻扎军队,能够极大的规避风限。

  这方面张瑞纲常独断,说道:“汉室凌迟,关东鼎沸之际。一群难民尚且能划船前往辽东,我孟朝最先进战舰,最精锐水师,凭何无法顺利抵达?”

  “五军都督府出兵辽东所需二十万大军,不过是因为粮道不稳,需大量军队维持治安。如今大军从青州出发,一日之间便能绕过右北平、辽西两郡,直插辽东郡腹地。”

  “这种情况,五军都督府估计需要多少军队?”

  徐荣主动开口,说道:“若军队后勤无忧,大军顺利抵达辽东。某以为只需两万步骑,便能攻克襄平,重夺玄菟郡。”

  谷/span在收复辽东、玄菟两郡这方面,孟朝还是占了汉朝的余荫。

  孟朝禁军中有大量武将熟知辽东地利,比如徐荣便是玄菟郡人。公孙度更是辽东郡人,后迁于玄菟郡,对两地地理气候都有所了解。

  除了这两人,辽西、辽东郡也有大量逃难的官员滞留在幽州。比如公孙瓒的部下,大量人士为辽西、辽东籍贯。公孙瓒亦曾出任辽东属国长史。

  这些人离开辽东、辽西也就几年的时间。

  几年的时间在后世大规模基建的情况下,可能会日新月异。

  但在当下,可能连一草一木都没有多大的变化。故乡的歪脖子树在一块区域一长可能就是数十上百年。

  由这些人为向导,收复辽东区域并不难。

  张瑞一向警醒自己,虽然自己是宅男出身,但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这天下英豪都在孟朝效力,能成就之伟业,必然远超历史英杰。

  公孙度一人之力就能称霸辽东,西攻鲜卑,东征高句丽。

  无数孟朝猛将,率领当下最精锐之禁军,建功立业只会比公孙度更加容易。

  于是张瑞对徐荣说道:“卿只管领兵作战,后勤补给,朕必严令水师供应及时。”

  徐荣立即起身,说道:“有陛下之言,某誓为陛下攻克辽东,重置汉四郡。”

  张瑞郑重的点头,这不是口出狂言,而是有充足的把握。

  而这把握就是中原王朝最常用的手段,以量变引发质变。

  水军既然单路无法保证供应稳定,那就多设几路水军,分批次往辽东运粮。以保证宁肯粮食过度富余,堆积在辽东粮仓,也要保证补给充足。

  总不至于每一路水军都遭遇差池。

  现在是春季,辽西方向战事夏季就能展开。辽东方向准备妥当也正好是秋高气爽之时。

  只攻打辽东、玄菟两郡,一个秋季的时间已经足够。冬天可以躲在城池里避寒,并积蓄粮草,安抚民心。

  明年春季就能继续向朝鲜半岛进兵。

  而动用的军队规模也从二十万降低到了四万,避免了战线过长,一路莽穿整个东北地区的风险。

  五军都督府们的将领还在认真思考,民部中郎国渊率先表态支持。动用水师,能够节省数十万徭役。

  数十万!青壮劳力!

  这个数字怎么看都让人惊心动魄。

  省下五十万青壮劳力,能多生产七千多万石粮食,这能活太多诸夏百姓性命。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