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藩臣也是臣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手拿捏。这就属于胡思乱想了。自己若未曾得罪皇帝,皇帝怎么会主动去迫害一位带头归顺,且无实权的胡人首领?

  反过来,若自己得罪了皇帝。就算自己躲到塞外,一样会被中原大军痛殴一场,然后拉到长安,明正典刑。

  身家性命,安全荣辱,从来就不曾掌握在步度根自己手中。

  张瑞看了一眼奏折上审配的票拟,问道:“卿言下之意,是只对步度根一人封赏?使其迷恋长安繁华,不愿返回封国?”

  说完,张瑞感觉这一幕怎么那么熟悉呢?

  这不就是明朝发生的事情,前后有四位国王来到大明,死活不愿回国,就算死也要埋在大明土地上。

  审配却摇了摇头,说道:“臣请恩赏之,不仅赏步度根,更赏其全族。”

  “恩赏会不会太丰厚?”

  审配笑着回道:“允其移居中国,人皆授田四十亩。如此才能体现陛下圣恩。”

  “哈哈哈”张瑞不禁大笑,说道:“未曾想,首辅竟然亦有如此幽默之时。将其部族编户齐民,授田定居,去其风俗,竟然亦是赏赐。”

  玩笑了片刻,审配说道:“自古以来,为国为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少。而自私自利,贪图富贵者多。夷狄之君,既然主动上表,请变服,袭冠带。此乃天赐之机,宜妥善安置。使此成为佳例。”

  “归化者,其君长身居高位,安享富贵。其百姓亦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张瑞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让吏部考核其功绩,予以封赏。其部族移居内地,分散安置。彻底去其风俗。化游牧为农耕,去其服饰,穿戴我孟朝衣裳。缴纳赋税,一如我朝百姓。”

  因为步度根的上表,张瑞心情颇佳。这不仅仅是一个鲜卑部族归顺的问题,而是二十年时间边疆的和平。

  北庭将军田豫率骑兵出赛,接受鲜卑西部投降归顺。

  这一幕,让张瑞想起了霍去病率兵出长城,监督休屠、浑邪两部的投降。

  孟朝百姓的民族自豪感将极大得到增强。而且塞内增加五万人,塞外减少五万胡虏。一增一减,是十万人的差距。

  至少二十年内,下一代胡虏长成之前,边疆的胡人会虚弱很长一段时间。

  但张瑞的好心情没能持续多久,四月,安西战事还未展开。凉州先传来军情。

  凉州羌人、氐人因官府政令与其习俗相悖,暴起叛乱,杀令居县令,发起叛乱。

  叛乱一起,规模浩大。星火燎原,整个凉州境内,金城、武威、陇西、天水、张掖、武都六郡皆有暴徒。

  凉州的叛乱,早在当初定下凉州政策之时,关西官员就有预见。

  这是人口基数决定的,凉州汉人百不余一,偌大一个州,诸夏苗裔只有寥寥数万人,即便经历了一系列的迁户,移民。

  到建康四年,凉州诸夏百姓也只有二十余万人。

  但二十余万人,在关东也就是两个县的人口。在凉州却要统治数十万里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近两百万胡人却要接受诸夏统治,使用诸夏习俗。会发起叛乱,也就在意料之中。

  不过长安针对凉州叛乱的廷议还未召开,凉州局势就极速的奔向了一个历史岔路。

  一种前所未有的状况,独属于孟朝特色的形势,在凉州上演。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