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章天子守国门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君、孝祖、敬德、保民”的道德观,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个人。

  这种情况下,任何诸夏苗裔帮着胡虏叛逆,反叛朝廷。不仅违背律法,而且道德有亏,悖逆人伦。

  谷/span所以,有这种价值观、道德观,在孟朝,远比任何朝代都理直气壮,可以直言,内奸永远比敌人更可恶。

  哪个家族若是出现这种人,完全无需官府前去缉拿,也无需相邻举报。

  其族人就会主动将其捆绑,溺死在水塘里。免得被乡邻在背后戳脊梁骨。

  这是廷议确定孟朝治国方针后的首次叛逆,而且是以胡人为主。无论是为了树立道德新风,还是震慑胡人。朝廷都不会对叛逆有所宽恕。

  民族融合归民族融合,剔除顽固死硬分子,绝不半分手软。

  等审配、裴潜、司马芝离去,张瑞令侍卫单独留下了贾诩。问道:“贾阁辅对首辅处置方案有异议?”

  贾诩连忙回道:“臣不敢。”

  “不敢?四位阁辅,三人附议。唯卿默然不语。难道是赞同表现?”

  贾诩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臣对搜查叛逆并无意见。但朝廷政令一旦下发到地方。地方官吏必然借机大做文章。不知要有多少冤假错案。多少人被借机下狱盘剥。”

  张瑞点了点头,说道:“这种事,朕太过熟知。必然会有贪官污吏借机关押无辜百姓,迫使其家人出资赎罪。出资贿赂者,即便曾经叛逆亦可无罪释放。不肯出资者,哪怕未曾叛逆,也要被定罪量刑。”

  这也是为什么贾诩不肯出言附议的原因。宁肯错杀一千,而不放过一个。这其中就包括了贾诩的故乡武威。不知道多少乡党,会因此而身陷牢狱。

  张瑞说道:“朕就是打算借机看看,我孟朝官员,到底与其他朝代是否略有不同。”

  “自朕起兵以来,厚官员薪金,肃其风纪,倡导廉洁,重塑道德。更兼设立巡查使司、监察使司、锦衣卫、登闻鼓。这么多手段,难道还不足以正官吏廉洁之风?”

  “凉州地广人稀,诸夏苗裔不过二十万。有问题在凉州发现,总比在关东发现,损害要更轻微。”

  贾诩默然。知道皇帝所言是正理。

  当视野站到了最高处,一切的仁义都失去了其本来模样,只剩下了冰冷的数字。

  任何决断都不是再看其本质,而是看天平的两端,哪边价值更重。

  随后贾诩说道:“伏惟陛下能远见万里。肃凉州官场之风,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圣朝以长安为都。影响范围更近凉州,能极大促使凉州迅速归化。”

  “比之汉室,凉州为边陲之地。我朝凉州更显国家藩卫之地位。”

  “凉州官场清正廉洁,将使凉州肃宁,国家无忧。”

  国家无忧,可不是后世的涵义。而是其字面意思,国与家。

  这个家就是孟朝皇室宫殿、陵寝所在之长安。

  以长安为都,好处贾诩已经说过了。帝国的重心就在凉州东侧,能极大影响凉州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促使凉州更繁华,更有诸夏之风。

  但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凉州不宁,兵锋就会直指长安。这与大明首都定在燕京城也没什么区别。都是天子守国门。

  定都长安利弊两端都很明显。孟朝如今稳占有利一面,完全是因为孟朝军队战力剽悍,能压住凉州叛逆。

  所以张瑞要趁着时局有利于自己时,尽早将凉州发展起来。

  这一次采用审配建议,既是要清查胡人中的顽固分子,也是要清查凉州官员中的害群之马。

  同时,张瑞也打算借这个时机,看一看自己统治下的孟朝与其他封建王朝究竟有多少区别。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