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趁敌春耕出兵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千牛卫士卒默契的关闭了宫殿的大门。

  张瑞还未走到台阶转角,后方便传来沸反盈天的争执声,声音几乎掀翻宫殿屋顶。

  这也是监察御史们一脸生无可恋的原因。

  皇帝不在,这时候参这群大臣殿前失仪,完全没有任何效果。

  名义上他们是进去监督各部公卿风范威仪的,实际上完全就是进去劝架的,拉住激动不已的各位大臣,以防他们在殿内上演全武行。

  只要今天这些公卿大臣别问候对方女性亲属,别武德爆表拳脚相加,监察御史们就完全没弹劾的兴趣。

  每年争财政预算的时候,监察御史们也都麻木了。这段时间对这些官员进行弹劾的奏折,皇帝完全不会关注,绝大部分都扔进了火炉。

  只有闹得太过分了,皇帝才会下诏,不痛不痒的对双方斥责一番。

  这训斥对后来的科举大臣还有些效果。对那些从孟县开始就追随天子起兵的公卿大臣而言,完全都没放在心上,依旧晚饭吃的倍香。

  毕竟跟随天子十多年了,所有人都清楚,以天子的性格秉性,只要自己不叛乱,就绝不会有性命之忧。

  而至于其他罚俸、斥责之类,哪位公卿大臣会在意这个?

  这十多年的追随下来,众人得到的不仅仅是天子的信重,还有无与伦比的功名利禄。每个人都高居列侯之位,享受丰厚采邑,谁会在意区区罚俸金额。

  除了张瑞之外,五军都督府的各位都督也离开了宫殿。

  争取军费、采购军资一类事宜是兵部负责,士卒训练、检校军籍等事由地方指挥使负责。

  五军都督府在这种财政会议上没有任何发言的余地。

  张瑞让赵云把前军都督徐荣召了过来,对其问道:“辽东战事如何了?”

  辽东的战事对孟朝与高句丽而言都是一场烂仗,没有什么精彩可言。双方就是在拼国力。

  徐荣立即说道:“禀陛下,自去岁十二月开始,禁军与幽州、青州府兵便开始向辽东集结,共计四万八千人,今岁正月大军开始出兵,清剿辽东各郡境内胡虏。高句丽再次向东远遁两千里。”

  这套打法,张瑞实在是太熟悉了。就是趁高句丽春耕的时候出兵,耽误高句丽整个国家的耕种情况。

  春耕被耽误,高句丽秋季收获有限,必然会有大量百姓被饿死,国力进一步削弱。

  高句丽一个小国,坚持不了多久,被这样折腾个两三年,就会陷入衰弱。

  虽然这种烂仗对孟朝也是个负担。但显然,仅幽州、青州等边部区域几万户家庭被影响,很难动摇孟朝腹地的经济发展。国家可以将大量腹地粮食运到边境,抚恤百姓。

  张瑞说道:“对高句丽战事毕竟对朝廷也是一个负担,若是有机会,早日结束。”

  徐荣说道:“五军都督府正在等待戊辽校尉诸葛亮消息。该部去岁正在绘制辽东地图,储备粮草。只要准备齐全,明年春季便能趁高句丽不备,长驱直入,一举覆灭高句丽全境。”

  提及诸葛亮,张瑞面露笑意,说道:“大军攻入辽东,再次打通与北荒联系之路。戊辽校尉消息传来,也及时告知朕。”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