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九章求长生之心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煤炭运用技术落后。

  刘若愚《酌中志》记载:“凡宫中所用红箩炭者,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倏令眩晕,昏迷发呕,大人尚可,皇子女婴幼何堪?又宫中咸木做地平墙壁,多缺土气,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致薨夭,良可痛也。”

  这个“屡致薨夭”可真是令人触目惊心,宫廷皇子都屡屡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明朝却依旧未能提升煤炭运用技术。

  张瑞总不能让孟朝的燃煤技术停滞千年不发展。

  听闻张瑞的处置方案,荀彧略吃一惊,陛下一向爱民如子,对生命极为重视。

  将奏折留中,完全出乎荀彧的意料。

  荀彧立即谏言道:“陛下,如今关中仍有薪柴,足以供应百姓用度。何不暂停使用煤炭,等待技术成熟,再大规模运用?”

  张瑞坚定拒绝,说道:“关中木炭能供应多久?若郡国天下都守着木炭得一时安逸,得过且过,谁又会认真去研究如何解决煤炭中毒事宜?”

  “到时候木炭耗尽,而煤炭技术毫无进展。完全是虚耗时间。”

  到了如今,张瑞总算是知晓,为什么古代的皇帝无论前期多么英明神武,后期都会昏聩迷信,转而追求长生不老了。

  实在是有太多的使命与目标没有完成,不甘心撒手离去。

  张瑞二十七岁登基为帝,已经算是非常年轻。

  可张瑞如今也担心,在自己老去之前,工业化进程迟迟没有曙光,煤炭、火药等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

  而一旦自己撒手人寰,继位的张佑安没有了张瑞的见识,很有可能放弃张瑞设置的这些宏伟目标。

  那孟朝就将趋于腐朽,逐渐回归到历史的正轨上,退化成一个封建农业帝国。

  荀彧作为通政使,其职权就是完全无条件的执行张瑞命令,这是其职责所在。

  任何劝谏,都不应该出自他的口中,否则便是对帝国权力运转流程的挑战。

  所以荀彧只能将奏折留存,转身离去前往处理雪灾事宜。

  荀彧离去后,张瑞便招来了锦衣卫都指挥使赵云。

  威严磅礴的宫殿内只有君臣二人,张瑞左手揉着眉心,右手缓缓的敲打着坐塌扶手。

  思索了片刻,张瑞问道:“长安城中有多少锦衣卫密探?”

  “禀陛下,共计两千三百八十一人。”赵云立即郑重的答道。

  “关于煤炭中毒,锦衣卫搜集的民间风评如何?”

  赵云刚才已经去查过这方面的资料,回道:“百姓心存惊惧,有鬼神之说。有人言之凿凿,煤炭色黑,皆因其有恶鬼寄居其中。”

  “胡言乱语!”张瑞语气坚决,说道:“这种妖言惑众者,一并予以惩戒。让锦衣卫密探在坊市之间多加宣传,煤炭无害。”

  有害无害,张瑞也向百姓解释不清。

  但煤炭的运用,绝不能停下来。

  工业区的大炼钢铁刚有起色,绝不能有任何因素影响煤炭生产。

  赵云神色凝重,说道:“陛下,煤炭中毒情况只是冰山一角。锦衣卫所奏另一件事情,陛下更需予以关注。此事,更影响我朝建康伟业。”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