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一章文明相继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考虑只比铁轨宽一点点,所以如果火箭推进器造的太宽就无法经过。

  而铁轨的宽度是由铁轨之父斯蒂芬森设计的。之所以选择这个尺寸,是因为四英尺八点五英寸是当时马车车轴的距离,当时建造铁轨的时候都是用马车运输的。

  马车的车轮之所以选择这个尺寸,是因为建设马车的西方人发现,这个尺寸正好是马路上车辙之间的距离。如果不按照这个尺寸设计,马路上的车辙很深,马车就会行驶困难,车轮磨损。

  车辙之所以是这个尺寸,是因为当时欧洲的道路基本都是罗马人为了军队行军铺设的,这个距离是古罗马人战车的宽度。

  谷/span之所以他们战车选择这个尺寸,是因为他们的战车需要两匹马来牵引,而那两匹马的屁股宽度就是四英尺八点五英寸。

  这就是著名的“路径依赖”理论。

  不论这个理论是否可靠,但至少说明马车与铁轨从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孟朝没有必要好高骛远,因为不是蒸汽机头,便搁置前面的马拉车厢。想不经历前面的基础铺垫,一跃跳到火车文明,纯属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更何况轨距相同,蒸汽机头研发成功,直接取代骏马即可,铁轨的铺设并没有浪费。

  诸葛亮赞同的说道:“有铁轨相连,两地经贸会大为方便。此即臣所言整修道路的第二项意义。远东虽然产粮富庶,但其实极为贫寒。”

  “贫寒,与粮食多少无关,有粮只说明百姓并无饥饿之忧。但远东百姓生活困窘,通常一户仅有一座茅屋,生活昏暗艰难。既无保暖衣物,亦无生活用具。连吃饭都不甚方便,用泥陶器具。”

  张瑞好奇的问道:“田氏不是在往辽东输送物资?”

  诸葛亮点头,说道:“的确如此,但田氏一次往来耗时数月,运送之物,更关乎国家军政大事,委实没精力照顾普通百姓所需。”

  “且有个严峻问题,那就是远东百姓手中并无钱财。大量粮食堆积在北仓,能卖给田氏的数量不足万分之一。即便如此,田氏也无力将其悉数运出。”

  “铁轨架设成功之后,商业往返都会大为便利。”

  “卿言之有理。”

  诸葛亮最后说道:“整修道路最重要一点则在于巩固边防。远东存粮无数,一旦有人在远东为患,将会迅速扩大军队,威胁中原。只有大军能够轻易碾碎一切叛乱,才能使北仓稳如泰山。”

  张瑞笑着赞道:“卿思虑周到,朕心甚慰。不过铺路修桥这种小事,就无需卿这种大才关注了。让安西节度使苏则接替卿掌管远东。卿转任安西节度使,去安西帮朕作一件事情。”

  虽然离开了自己经营许久的地方,但诸葛亮没有任何不舍,立即恭敬的拱手说道:“请陛下示下。”

  张瑞笑着说道:“不着急,等过几天,羊承回来,朕与卿等一同详说。”

  诸葛亮眼神一亮,羊承也去安西?帝国双壁同时出现在安西,这意味着圣朝将在安西展开一场极为重要的军事行动。

  念及此,诸葛亮立即对安西之行充满了期冀。

  但事实上,即便诸葛亮如此期冀,还是小觑了这次军事部署的重要性。

  帝国接连三届武举状元都会参与这次军事行动。

  从长孙素,到诸葛亮、羊承,到今年的武举状元陆逊,全部被召集。

  甚至张瑞还给这些人配置了文臣、谋士,比如赫赫有名的司马宣王,司马懿。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