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科考取士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式就深合张瑞之心。

  为使寒门子弟亦能得名师教导,王机建议了几条方案。

  其一,拔高名师地位。

  凡能一视同仁,广收寒门子弟者。赐紫金鱼带,可穿紫袍,以示尊荣。见官不拜,可上奏郡县事。

  其二,赠送牌匾,表彰其功。

  王机认为,若欲使贤才投身教育。需让对方有所成就感。

  教书育人又不似官场,有功绩即可高升。

  如何使名师殚心竭虑?便是要官府出面。

  凡教化寒门子弟颇有成效者,赐其牌匾,为其著书立传。

  若教书所带来成就感与社会名望,远胜从政为官,则有才之士会纷纷投身教育。

  除了裴俊、王机这种青史留名的人物,通过科考,亦发现了数名见识不菲的寒门才俊。

  其中最出色的寒门子弟名刘胜,字子初。

  虽然姓刘,但跟皇室血统毫不沾边。

  乃是郡中胥吏之子,师从法家。

  其人精通数算,两次科考皆是以满分位列榜首。

  更是精通律法,主张“法无禁止即可行,法无授权不可为”。

  明确区分百姓私权和官吏公权的区限。

  初次看到他的答卷,张瑞惊为天人。

  当即就内定了他科考榜首的位置。

  除了刘胜这种精通律法的专家,还有一名农家学子亦得张瑞看中。

  名叫国礼,字召源。

  其人主张贤者应该与民同耕而食,饔飨而治。

  提倡改进农业生产工具,保持高水平农业生产,以致公私仓廪俱丰实。

  除了农业以外,还鼓励手工业发展,鼓励市场交易,主张与异族互市。

  这一点深合张瑞心意。

  待一一阅读完考卷,张瑞便亲自予以排序。

  榜首状元是法家子弟,刘胜。被张瑞委以郡法曹掾,总揽全郡律法事宜。

  榜眼是护匈奴中郎将之子王机,被张瑞委以晋阳县令之职。这也是为了交好他近在西河的父亲王柔。护匈奴中郎将大军如今犹在奋战,但汉室大乱在即,张瑞便盯上这支大军,想尝试能否将其收编。

  探花是裴徽,这位曹魏冀州刺史被张瑞寄以厚望,被委任为金曹掾,全权负责全郡盐田、铁器营销之事。

  在裴徽之后七名,皆被张瑞委以县令之职。补足各县主官缺额。

  后十名则由裴绍安排,补进郡中各仓曹。

  此次科考,只要能进殿试。无一不委以郡县要职。

  待任命公布,很快就如一道飓风席卷全郡。

  无数抱有观望心态的学子扼腕叹息,悔恨自己当初没能及时决断,参与其中。

  同时有关数算的书籍变得更加抢手。

  无论世家还是寒门子弟,都已看出数算的重要性,无不刻苦研读。

  以期来年能在科考中脱颖而出。

  除了郡县基层官吏的任命外,一同宣布的还有一个全郡举足轻重的官职任命。

  即新设太原郡丞,人选为郭安。

  太原是边郡,往日只设郡尉,不设郡丞。

  但张瑞上任之后,便改太原为内地郡县,取消郡尉之职,设郡丞以佐太守。

  正是因为郭安的出仕,也带动了大量士子参与明年科考的热情。

  也因为郭安的出仕,太原郡府的声望日重,再无人会谈贼名。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