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 线上、线下零售之争的序幕_传奇199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公司上与老陈争短长。

  不过,公司的控制权是有价值的,老陈想入主新浪,就必须对控制权支付溢价!”

  这才是真实的情况。

  实际上,就在盛大宣布收购新浪之前,老陈就已经和老段、汪延谈过几次了。

  只是很多细节没谈妥而已,说白了,就是价格没谈拢。

  后来老陈等不及了,这才主动出击,想靠着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强行入主”。

  打了新浪董事会一个措手不及……

  本来是“先谈恋爱再结婚”,结果被老陈搞成了“霸王硬上弓”。

  想办事,还不想多花钱?

  老陈想的太美了,老段这种老江湖,怎么可能服软呢?

  老陈还是太急了,而且太迷信资本的力量了。

  一个“盛大盒子”、一个“突袭新浪”,都有点一意孤行,不管不顾的感觉。

  隋波对此,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理解为,老陈被“首富”这个名头弄的膨胀了。

  否则真的无法解释,以老陈的精明和对政治的敏感度,怎么会搞的这么草率!

  要想收购像新浪这样,虽然实力不强,但名气和潜在的舆论影响力非常大的公司。

  一定要非常谨慎的去处理,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功夫在诗外!

  除了原股东和管理层需要深入沟通,进行利益交换外,像陈彤这样的核心骨干也需要提前解除、安抚。

  当初盛大收购失败,据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管理层抵触”,指的就是陈彤等人。

  而且还需要和有关主管部门提前沟通,如国新办、文化部、版署、工信部等,取得谅解以及保证在舆论方向上的正面引导。

  最重要的是,隋波还需要考虑,收购后的整合问题。

  新浪的文化和易趣体系的文化大相径庭,而且门户网站所代表的“网络媒体”的性质又特殊……

  怎么才能进行恰到好处的融合?

  既不失去新浪本身的媒体基因和新闻属性,又能将易趣体系的文化,渗透到新浪团队?

  哪些管理层留用,哪些干掉?……

  有太多层面的细节问题需要考虑周详了!

  隋波感觉在这件事上,他一定要谨慎。

  最好多咨询一些人的意见。

  正好他这段时间在筹备易趣的“智库”(智囊团)。

  已经邀请了帝大一些教授,担任易趣体系的顾问。

  这些顾问将以易趣旗下几家公司中出现的问题为课题。

  在互联网产业与经济研究;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影响;互联网在知识产权、网路治理、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研究等方面,进行调研诊脉。

  收购新浪,和“合并”腾讯不同,社会影响非常深远,会涉及到政府、业界、学术界等多方的反应。

  隋波觉得以他现在的阅历,对国家各阶层的认知程度,还有不足之处。

  咨询一些关系相熟、值得信任的顾问和专家,就是最好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