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0 外包_工业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5万台,增长了两倍;今年更有可能突破150万台,增长率又是将近200%。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我判断,不出5年,全国的电冰箱年产量就可能要突破1000万。到那时候,最大的瓶颈就是压缩机,如果全靠进口,一年好几亿美元呢,国家不可能不考虑的。咱们如果能够在国产压缩机上取得突破,利润将会非常可观。”

  “可是,如果再增加这样一项业务,起码又是几百名工人的缺口啊。压缩机生产,应当是机床工的事情吧?”谢春艳叹道。

  “总不能看着钱不挣吧。”朱铁军道,“人的问题总是能够解决的,这挣钱的机会可不好找。尤其是涉及到进口用汇的项目,咱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谢春艳道:“要是都像朱厂长这个想法,就好了。江实电的牛北生和金建波,是恰恰相反。他们是有困难要躲,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躲。当初上电冰箱生产线的时候,向厅里拍着胸脯说能够实现压缩机的自产。现在快两年时间过去了,一点动静也没有,连个技术科长都跑到我们这里来了。”

  韦东齐道:“这是实情,牛厂长和小金觉得搞压缩机太麻烦了,一直不肯拨研究经费。名义上是让我牵头搞,实际上一点条件也不提供,让人怎么搞?相反,倒是林经理对于搞压缩机非常有热情,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设备就买设备。我向林经理立过军令状了,一年时间,肯定把国产压缩机搞出来。”

  “好吧。”谢春艳用总结式的口吻说道,“情况大家都听到了,当下咱们的工人缺口是1000人左右。未来的缺口,用小林的话说是静态缺口,2000人。至于动态缺口,我就不估计了,我也不知道明年这时候小林会不会又给大家整出几个新项目来。”

  大家一齐笑了起来,对于谢春艳的预言,大家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林振华这家伙实在是太能搞项目了,甚至于连浔自那已经死得不成样子的自行车,在他手里都能变成宝贝,居然还上了法国的报纸头条。明天即使林振华告诉大家说他准备开发歼星舰,大家肯定也不会有什么惊讶的表情,而是配合默契地去帮他研究材料和工艺。

  “总之,缺人,这是我们目前的头等困难。大家说说看,怎么解决?”谢春艳问道。

  大家都陷入了沉默,岑右军左右张望一下,见没人吱声,便举起手说道:“我先抛砖引玉地说两句吧。我们公司的销售经理岑右新,也就是我堂哥,他这几年一直在跑业务,对周围几省的工厂都比较熟悉。他向我反映过,周围几省都有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现在只能靠银行贷款发工资,福利什么的一概没有。如果我们能够给出比较优厚的条件,应当能够

  请收藏:https://m.bi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